战疫72小时硬核开福改出一座医

2023/1/10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样 https://m.familydoctor.com.cn/yyk/2831

72小时

只是大多数人疫情隔离期间

吃吃睡睡的三个昼夜

在长沙开福

却见证了一场

和时间赛跑

和疫魔角力的战役

01:30

1月30日,医院北院(长沙市公共救治中心)修缮改造工程完工,三栋总面积1.4万平方米的无自来水、无网络、无天然气旧楼,短短72小时内,被修缮医院,成为长沙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主战场。

开福区克服疫情紧逼、过年用工荒以及时间紧任务重的重重困难,以迎难而上的“硬核”执行力,创下72医院的“开福速度”。

与疫魔角力

一边收治确诊病人,一边争分夺秒施工

“戴着口罩通宵施工,这样的场面我从来没见过!”提起过往这三个不眠之夜,医院北院修缮改造和环境维护临时指挥部指挥长、开福区副区长杨光华分外激动。

杨光华说,医院北院修缮和改造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在抗击疫情关键时刻交给开福区的一项光荣又艰巨的任务。

艰巨,因为这首先是一场和疫魔的角力。正值春节“用工荒”,尤其是在疫情紧急的关头,更何况是医院施工。

“现在的行市元一天都招不到工,一开始我们真的担心。”负责施工的湖南高岭建设集团董事长胡锷说,令他感动的是,接到任务是招30名工人,结果大年初二早上,58位工友争相赶来,到了大年初三,工人加管理层一下子来了余人,有工友因亲人反对,只得挣脱家里“软禁”悄悄出来。

“冇得一个人讲条件,我们就是吃这碗饭的,医院,有病大家去哪治?”共产党员、工友莫阳说出大伙的心里话。

医院副院长袁鲲对农民工兄弟满怀敬意。

“医院改建修缮施工过程中,就在陆续收治确诊病人,很多时候病人在楼上住院,工友就在楼下施工。”袁鲲说,虽然工人们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但一边收治确诊病人,一边争分夺秒施工,这样的压力可想而知。

与时间赛跑

“硬核”72医院

在医院综合楼顶,记者放飞了无人机。无人机视角下,医院北院1、2号住院楼和3号综合楼以及大门,构成了一个曲折的“Z”字形。医院三面环山,在一个口袋型的山坳里,地形有利于传染病隔离治疗。

难以想象,这样一医院,72小时前还是一片无自来水、无网络、无天然气,只有照明用电的荒凉小院。

袁鲲告诉记者,这里始建于3年非典期间,由于很少使用,年久失修。杨光华说,施工进场时这里用水只有井水,没有网络信号,用电只有单相电。

疫情紧急,惟有和时间赛跑!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等领导27日深入现场指导,看望慰问一线建设者;

开福区委书记曹再兴、区长谢伟峰现场办公,督办工程建设,加油鼓劲;

开福区住建、公建、城投、城管、公安、环境等十几个部门和高岭、顺天、沙坪、洪山和新竹园建筑公司等通力合作,奋战夜以继日。

72小时,医院带来怎样的变化?

修缮改造,解决水电气和网络问题,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增加医疗服务用房,改善医疗条件,全面提升抗击新型肺炎的医疗能力和水平。

大年初三(27日)接通自来水;

28日,接通网络,1号栋病房交付使用;

29日,燃气接通,2、3号栋病房完成改造,吨污水收集和处理罐安装到位,医疗服务用房第一栋建成,崭新的沥青进院道路一个通宵铺好;

30日扫尾清场……

在指挥部,一张密匝匝的工程进度表,透出了分秒必争的紧迫感。

建设高峰期,最多有17支不同单位的队伍、余人同场施工,现场有条不紊。

捞刀河街道党员突击队一天之内为医院北院抢建出2个停车场百余车位,街道主任蔡哲过年前因拆违工伤内脏破裂大出血,手术伤愈不久便投身突击行动;开福环卫出动20余台环卫车,医院大清洗……众人协力之下,除了修缮和改建医院北院原有三栋楼外,新建的余平方米的服务综合用房31日晚交付使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