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巍巍,回忆历历

2023/5/16 来源:不详

苏轼在《于潜僧绿筠轩》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意为:人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居所没有竹。没肉令人瘦,没竹令人庸俗。人瘦还可以变肥,人俗就难以医治。

对乡下人而言,竹子更是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制筷子,编筐织篓,做篱笆,架水路什么的,处处都有竹之影。竹子一般栽种于门前屋后(旁),较分散面不大。

老姑父在其房子东侧边栽有一片林子,是我们小时候重要的玩耍之所。

我以前的玩耍之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深厚泥土下根茎上的笋也受惠在悄悄生长。老姑父拎锄提篓前来采挖,我们纷至沓来。

只见老姑父娴熟地用镢头撩开层层落叶,我们也捡枝学样。老姑父挥舞着镢头,我们快速围了上去。老姑父为了大家的安全,叫我等走远点看。老姑父三下五除二就把“珍馐”镢了出来,我们都惊呼“哇,这么大呀!”

早期笋子深藏不露没有声色,全凭大人经验之寻。早挖的笋味更鲜嫩,越长越老苦。

“稚子脱锦绷,骈头玉香滑”唐人《食笋》、“紫箨坼故锦,素肌掰新玉”白居易《食笋》、“层层离锦箨,节节露琅”齐己《新笋》,这些诗无不把脱壳的笋比作美玉,而南唐后主李煜《拣练子·云鬟乱》则有诗云:“斜托香腮春笋嫩”以白嫩的春笋来比喻美女美丽之纤手。

图片源自◎百家号/视觉中国

我们这里的毛竹笋壳多为黄褐色。笋去壳,泉水洗净,无论你炒炖等皆可,荤素百搭,更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自古被誉为“菜中珍品”。鲜笋炒肉、鲜笋油焖、鲜笋炒腊肉是普遍食法。为了长久些食用就晒笋干,我还是喜欢酸笋炒下蒜叶或搭猪肠等肉杂炒着吃,是开胃下饭的不二选择。虽然我家没有竹林,但是老姑父与外公舅舅家挖了笋子都会给我家送些食用。

“其蔌维何?维笋及蒲”诗出自先秦的《韩奕》,可见食笋史有多么悠久。在诗词之中关于食笋的记载也不胜枚举如:“白居易的《食笋》诗:“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等。

笋富含粗纤维、植物蛋白、维生素与矿物质等元素,也是低脂低热量食物。具有开胃健脾,消痰,通便等功效,由于性偏寒,所以经期与孕产妇不宜多吃。

图片源自◎百家号/视觉中国

“竹笋才生黄犊角”像把把鞋钻子将大地钻得伤痕累累,这时采挖就一目了然了。转眼“无数春笋满林生”像座座宝塔拔地而起。不下几日“绿竹半含箨”又“露得铅粉节”高挑临风排云上。

笋壳被我们拾来当成艘艘小船,漂浮于池塘之上,也用它来盛放玩过家家的“美味佳肴”。谷雨栽禾时,大人把它撕成细条用来捆扎秧苗。

入云梢的不久便如魔术师般变幻出条条“风摇青玉枝”刘禹锡《庭院》。“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郑燮《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咏竹》。

图片源自◎百家号/视觉中国

夏日炎炎,青翠葱茏恰似把把擎天碧伞并排排,让毒辣的阳光也只能随风趁虚而入,投下点点光斑。竹风摇拽,清凉惬意,我与小伙伴蜂拥而至前来凉快凉快。在两老竹间用绳系块木板或系个编织袋做个简易的秋千荡。从家抱个西瓜来吃,玩玩“木头人”游戏,不亦乐乎。正午,大人也会把耕牛牵来拴着避暑。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秋风萧瑟,竹叶片片,声声入耳让人思绪翩翩。

秋后大人们若有需要的,就会去请篾匠前来修筐补箩做活儿。废扁竹条我们会拾来削成剑,用毛衣线或肥料袋封口绳子弯制成弓。废薄竹片捡来,蹲着脚踩紧横平竖直编成一小块儿,用来作扇扇风。废竹筒拾来作杯子用,细竹条弯成捕蜻蜓的工具罩(缠满蜘蛛丝)。凡是可以做着玩的都会捡来做。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杨万里《芗林五十咏·竹斋》。“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刘孝先《竹》。“贞姿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易见心”马谦斋《水仙子·咏竹》……。

因为竹子具有不畏风霜雨雪、坚韧不拔、虚心谦逊、奋发向上、永褒本色等优秀精神品格,所以让众人之喜欢夸赞与追捧,写进了诗中画进了画里,不愧为“岁寒三友”与“花中四君子”了。

图片源自◎百家号/视觉中国

不要说竹林七贤,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热爱了。这种幽静之所我也是梦寐已求,心之向往。与竹为居,天天呼吸着竹香,就没必要焚一炉薰香了,再养一只乖猫、种一块花园、栽一行青菜、煮一壶淡茶、铺一页宣纸、执一支羊毫、放一本书籍、置一把古筝能弹个《高山流水》曲听就更好了,赋赋诗词写写散文看看书。若是如此洒脱不羁,闲适自得,何尝不是人间极好?叫人不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