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开学第一课正北方网

2022/11/15 来源:不详

苏州府学旧址大门泮宫牌楼

清代郑燮绘《竹石图》

清代焦秉贞绘《孔子圣迹图》

本周,各幼儿园、中小学及各大院校陆续开学,迎来了“开学第一课”。无论古今,教育始终紧系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也让开学仪式承载了非凡的意义。正如荀子所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作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尊师重道”一说最早源自于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其实,早在西周时期,《太公家教》便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思想,而《礼记·学记》中也有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尊师重道”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规范礼仪。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且让我们回顾古代中国的尊师敬学传统,体味千百年来的师生情谊……

净手净心朱砂开智

古代开学式的“入泮礼”

在古代,开学日期并不固定。这主要是因为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中心,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顺应农事时律,因此古代春季的开学时间通常会绕过农忙时节。在南北朝时期,《北齐书·列传》中曾提到“常春夏务农,冬乃入学”,可见冬季入学也曾是古时学生入学的主流方式。

古时的入学礼与成人礼、婚礼、葬礼一齐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无论家庭出身富贵贫贱,学生大多都会在入学时举行隆重的仪式。这一礼仪传统可以追溯至汉代,根据《礼记·王制》的记载是:学童首先换上学服,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泮池”原指周代诸侯所设学校的半圆形的池,学校即泮宫,因此,古人的这种入学礼也被称为“入泮礼”。具体来说,入泮礼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四个环节。

《礼记》中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让学生明白仪容整洁之重要性的“正衣冠”便是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个内容:新生在入学时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助整理好衣冠后,才能到学堂前恭立,等待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步入学堂后,便要进行拜师礼。在拜师礼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双膝跪地叩先师孔子的神位,然后再向先生叩拜,并向先生赠送束脩六礼,包括:寓意勤奋好学的芹菜、寓意苦心教授的莲子、寓意鸿运高照的红豆、寓意早日高中的红枣、寓意功德圆满的桂圆,以及表达弟子心意的干瘦肉条(即束脩)。

在行过拜师礼后,学生会按照先生的指示将手放到水盆中,进行净手环节。通过净手喻示净心,使日后的学习能够达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境地。净手过后,便是开笔礼的程序,也就是朱砂开智,是指由先生手持蘸了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点,以“痣”的谐音暗示“智”,寄寓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开启智慧、融会贯通。

整个“入学典礼”完成后,学生便正式踏上了求学之路。

拜师有礼尊师有道

师生相处须有“仪式感”

在唐代,拜师礼进入国家官方礼仪典制之中。唐代的《通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其中卷六七的“礼典”中记载着“天子拜敬保傅”,而卷一一七的《开元礼类籑·皇太子束脩》又详细记录了皇太子拜师的情况。到了清代,《大清会典·礼部·师生礼》中明确规定,国子监学生初见老师时,学生要“自东阶升堂”,这是因为在古礼中,东阶为下为卑、西阶为上为尊,并且,学生还需对老师行“三揖礼”。

除了通常的开学礼或拜师礼,古人在日常的学习中也有着很多尊师敬师的礼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弟子职》就详细描述了弟子事师、受业、馔馈、洒扫、执烛坐作、进退之礼等。例如:“受业之纪,必由长始……若有所疑,奉手问之。师出皆起。”在如今的课堂上,老师提问时,学生通常都会起立作答,古人自然也是如此。并且,古人每天入学堂和出学堂时都要对老师作揖行礼;若要去私宅拜见老师,需要在门外通名等候;若与老师在路途相遇,需恭敬地立于道旁,待老师通过后自己再继续前行。

可见,在古代,教师一直是备受尊重的身份。《荀子·修身》曰:“君子隆师而亲友。”《吕氏春秋·劝学》中说,“疾学在于尊师”,“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事师之犹事父也”,其中“事师如事父”或是继承自西周《太公家教》中“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也使得民间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流传千古。

古代的君王名侯中也不乏尊师重礼的贤士。例如汉武帝到东郡巡视时,就曾顺便去看望自己做太子时的老师,据《通鉴·汉纪三十九》记载,“丙辰,帝东巡,幸东郡,引及门生并郡县掾史并会庭中。帝先备弟子之仪,使讲《尚书》一篇,然后修君臣之礼。”

在古代,无论是学生的入学仪式还是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尊师礼则,都是在通过仪式感去表达学生对师长的尊敬与热爱。

休息会餐奖赏激励

古人也过“教师节”

即将到来的教师节(9月10日)是较为晚近的节日,实际上,在古代中国也一样有着“教师节”,与孔子有着莫大的联系。

古时候的“教师节”可以追溯至汉代。据《汉书·平帝纪》,当时的教学体制是“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经师也即教师。而黄宗羲的《与陈乾初论学书》中记载着,汉代时,在每年的孔子诞辰日,也就是农历八月二十七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祭拜孔庙,场面秩序井然、鼓乐喧天、礼节隆重。不仅如此,在祭孔典礼之后,皇帝还会邀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为饮食之客,席间词赋其娱”。后来,各地方民众也纷纷效仿帝王的祭孔敬师之礼。虽然汉代时并没有将孔子诞辰确立为“教师节”之名,但教师们已经在这一日开始享有休息、会餐等礼遇。

从汉代之后,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几乎都被视为了尊师敬师的节日。举例来说,唐代尊孔子为先圣、尊颜回为先师,唐代社会的文化发达、经济殷实,对先师先圣的祭典也就更为隆重。唐宋时期依旧沿袭了汉代“祭祀孔子”的礼俗,除此之外,朝廷还会在孔子诞辰日对通过审核考察的“优秀教师”进行奖赏激励。

到了清代,当朝廷定都北京后,便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将孔子称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上元县志》中记载:“……其二月十八日至圣升遐、八月二十七日至圣诞辰两祭,皆本邑绅士经理之。国初以来吾乡吴君哲邻集同人捐资,首创此举,至今几百年矣。”又据《帝京岁时纪胜》载,每年八月的先师诞时,北京民间“禁止屠宰,祭文庙,各书室设供,师生瞻拜”。可见彼时的“教师节”几乎与上元、七夕、中元、冬至等节日同样重要。不仅皇都京城如此,其他地方也都将“祀至圣”视为了重要节庆礼俗。例如在山西的《晋祠志》中就记载着:“士大夫陈设脯醴致祭于文昌宫。其各馆师弟均于是日祀之。”

百花成蜜润物无声

古诗词里的敬师之道

除了节日庆典和礼俗仪式外,古人的师生情谊也常体现在历史故事和诗词文学之中。

例如《宋史·杨时传》中记载着,北宋大学问家杨时小时候聪明伶俐,后来考中进士,仍然谦虚谨慎、尊师敬友,于是被著名理学家程颐视为得意门生。杨时四十余岁时曾与好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颐求教问题,当时正值隆冬,天寒地冻,赶至老师程颐家时,程颐正在火炉旁闭目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即使大雪纷飞,也依然恭恭敬敬地立在门外等候。待程颐醒来,发现立在风雪中的杨时二人身上已经覆满积雪,这便流传成了“程门立雪”的典故。此类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还有“子贡尊师”、“张良拜师”、“陆佃千里求师”等。

如今人们往往借助古时的诗词或谚语来表达对师长的感激之情。最为家喻户晓的便是李商隐的那首《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被后人用来形容教师为学生操劳、为教学奉献的高尚品德。白居易在《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也写道:“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是说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杜甫的《春夜喜雨》又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拟人手法描述雨水对大地默默的滋润,也常被当代人用来赞美教师对莘莘学子的培育。

还有很多诗词歌赋以隐喻或转喻的形式表达了对老师的赞美与敬重。例如李白曾作《寻雍尊师隐居》:“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倾诉了对雍尊师的仰慕之意以及寻访不遇的惆怅之情。唐代罗隐的《蜂》中写道:“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也常被用来作为对老师们辛勤教书育人的赞美。又如清代郑燮在《新竹》中描写“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寓意学子需要在老师的扶持教育之下茁壮成长、青出于蓝,从而表达对教师们的赞美。

可见,自古至今,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始终影响着国家的兴衰与社会的发展,在泱泱中华历史文化中,人们对教师的敬重与热爱早已传承千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2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