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10大名诗排行榜,郑板桥袁枚龚自

2022/11/14 来源:不详

提到好诗最多的朝代,首推唐朝,然后是宋朝,再往下就得数清朝了。

论诗的繁荣和诗人写诗水平,清朝自然无法和唐、宋相提并论,但清朝确实也产生过很多好诗。本文选出清朝最经典的10首名诗,并进行解读和排名,分享好诗给大家欣赏。哪首能够排名榜首呢?

第10名清朝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首诗寓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可比,但至今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了。此诗最精彩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联,后人常常用此来赞美人才辈出,新人替换旧人就像长江水后浪推前浪,不可阻拦。

第9名清朝袁枚《苔》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苔虽然很不起眼,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但它也有自己的志向,有很强的生命力,拼命地开花怒放。

这首诗歌颂“苔”,寓意人不管身份和地位高低,都不要妄自菲薄,都要活出自己的风采,不枉世间走一遭。

第8名清朝郑燮《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龙孙绕凤池。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前两句借竹子寓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新生力量的成长需要老一辈的帮助和扶持;后两句是展望,表示长江后浪推前浪,在老辈的扶持下,新生力量会更加强大。

这首诗言简意深,富含哲理,很有韵味。

第7名清朝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天星。

这首诗写诗人夜泊河上的所见所闻,前两句写茫茫黑夜中,河上只有一盏渔灯,很神秘、深沉;后两句写孤灯倒影,微风吹起波浪,灯影随即散开像散落满河的星星。

全诗用语精练,清新自然,以大景衬小景,以暗景衬亮景,刻画细腻,生动有趣。

第6名清朝袁枚《湖上杂诗》

葛岭花开二月天,

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

不羡神仙羡少年。

这首诗写早春,借景抒情,同时暗含讽刺之情。葛岭是东晋著名道士葛洪炼丹修道成仙之所,很多游人来此游览,烧香拜仙,甚至妄想得道成仙,作者认为这些世俗想法都很荒谬。时光是最重要的,妄求成仙不如珍惜大好春光,像少年一样好好游玩。

这首诗很有生机和活力,满篇春意,诗意盎然。

第5名清朝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最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尤其精彩,说落花并不是无情之物,虽然从枝头飘落,但会腐烂成泥,化作肥料,孕育来年春花,现在人们一般用这句歌颂奉献精神。

此诗龚自珍借助自然法则表明心志,寓意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仍甘于为国家未来奉献自己。

第4名清朝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竹石》是一首很知名的题画诗。此诗借物喻人,通过赞美竹石的坚韧和顽强,含蓄地表达作者自己不畏艰险,绝不随波逐流的高贵品格。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寓意深刻,生动形象,很有诗意。

第3名清朝龚自珍《己亥杂诗》第二百二十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曾入选中小学课本,所以知名度很高。此诗中作者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意象,表达出对现实的不满,期待统治阶级改革人才选拔机制,让真正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有用武之地,人尽其才,这样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此诗既揭露矛盾、鞭挞现实、表达不满,又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带来希望。

第2名清朝袁枚《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这首牧童小诗清新自然、短小精悍,很有画面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天真、活泼、伶俐的小牧童,形象生动,历历在目,诗句中弥漫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1梦清朝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此诗前两句生动地描写春天迷人的景色,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春光里放风筝的景象,一派欣欣向荣的早春乡村景象,富有生机和活力。

这首诗用语自然,流动清畅,清新明亮,朗朗上口,洋溢着欢快,感染着读者的情绪。

由上可见,清朝诗人还是写出不少好诗的。朋友们,除了文中这10首,清朝还有哪些很经典的好诗?欢迎分享。

诗情画意的10首晚春之诗,韩愈《晚春》第三,前两名分别是何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2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