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的一首佳作,技巧娴熟,展现出乡村

2023/9/19 来源:不详

春末夏初,天气不冷不热,天空中偶尔飘落几场小雨,不仅清新了空气、滋润了土地,而且令人感觉惬意和舒适。农村里正是忙碌的季节,秧田里一片碧绿、生机盎然,就等着人们去播种。

小草青碧柔嫩,耕牛都被喂得饱饱的,时刻准备着下田出力。田野里也散发着泥土的清香味道,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村气息。

清代一位才子厌倦了尘世里的喧嚣,便来到乡村体验生活,回去时则感觉收获颇丰,于是赋诗留念。下面分享清代诗人的一首佳作,技巧娴熟,展现出乡村中宁静秀美的画面。

村饮

清代:黎简

村饮家家醵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

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黎简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著名诗人,他喜欢北宋江西诗派的风格,同时诗人又刻苦钻研,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诗人有一次应亲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他不仅开心地欣赏到乡村美好的景象,而且亲眼目睹了农家艰苦的生活,于是在归途中便抒写了这首七律。

开篇描绘了一幅聚饮的画面,乡亲们忙完了一天的农活,早已疲惫不堪。大家为了缓解疲劳,便在一起凑钱沽酒买醉。聚餐既可以感受生活的乐趣,又能凝聚彼此之间的感情,不过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这样的机会却少之又少。醵,指聚集的意思。

竹篱外、野棠边,既交代了地点,又展现出乡村里特有的场景。春水荡漾、竹枝掩映,大家欢聚痛饮、忘记烦忧。虽然没有奢华的酒宴、只有农家的小菜,大家心里却感到非常舒畅,乡邻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作者首先烘托出一种温馨和淳朴的氛围,却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伏笔。

接下来记叙大家在席间的谈话内容,“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由于连续三年干旱,收成不好,谷价和丝价都在翻倍地上涨,各种生活用品也不比往日。老辈的人们都在叹息,再也难见少壮时的好日子了。

大家用舒缓的语气,描述身边发生的事情,虽然也有感慨,但又好像只能无奈地接受。乡亲们怀念过往的美好情景,也在心里焦急地盼望着风调雨顺,并希望早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作者纵然没有一句议论,却在字里行间传达出一种同情和忧虑。

诗人听着大家的谈话,心里觉得不是滋味,可是又觉得无力相助,只能默默无语。颈联转而描绘了生动的农家画面,细雨蒙蒙、春风轻柔,酒席散了,大家也各自回家,唯有老牛却枕着落花、在树下酣睡。

短短14个字,栩栩如生、可爱之极,细腻形象地展现出春忙时期的乡村画面。农夫们太辛苦了,耕牛也着实累了,片片飞花落在身上,它竟然毫无知觉,估计梦乡里的桃花源更加美好。

结尾抒写归途中诗人与亲友们的谈话,“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寒食已远、春日过半,秋苗长势良好、桑芽已经萌发,岁月荏苒、光景如新,很快又到了播秧和养蚕的忙碌时期。

作者边走边看,秧苗嫩绿、桑芽新柔,多么可爱的乡村景色,令人如痴如醉,这两句表达出诗人流连忘返、不舍离去的心情。

黎简的这首七律清丽自然、技巧娴熟,表现了农家淳朴的生活,描绘出乡村的美好景象,更透露了作者对处于困境中乡亲们的同情。全诗贴近生活,表达委婉,展现出诗人扎实的文学功底。

再细味颈联两句,“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作者在此选择了“细雨、芳草,东风、落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乡野暮春宁静秀丽的画面,也表达出诗人对充满生机的乡村生活的喜悦和向往,更期盼乡亲们早日过上闲适和幸福的日子。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5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