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从古至今已经变成一种生活态度
2023/3/31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1.html
感恩从古至今已经变成一种生活态度
提到感恩节,大家首先可能想到这是一个舶来品,其实不然,虽然中国从古至今不存在正式的“感恩节”一说,但是自古以来,感恩文化早已注入了华夏儿女的骨肉之中。我们格外看重“恩情”,施恩、报恩,是中国历来推崇的普世价值,大众俗知的《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里,报恩的狐妖、善良的书生,往往都会有着美好的结局;恩将仇报者,天谴人言,不得善终。因而,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恩比天高,母恩比海深”这样的词句才得以广为流传。
随着多元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感恩节越来越被大家重视和提倡,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街头巷尾都会响起那熟悉的旋律,“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古代的感恩虽然没有固定的节日,但是却在许多节日与习俗中,得以体现,并代代相传。特别是在祭祀活动中,更能体现人们对上天、对祖先和亲友的感恩与纪念。尤其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句句透漏着古人对父母、手足、师友等的“恩情”。
先秦的《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新竹》
作者:郑燮(清代)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作者:赵彦昭(唐代)
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李白的“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更是把知遇之恩,竭忠尽智,以己之力效忠君主的鸿鹄之志表达的淋漓尽致。
《行路难三首》
作者:李白(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端午日赐衣》
杜甫(唐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句“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充满了圣上厚爱杜甫,杜甫圣恩难忘的情感表达。
感恩,是人生的最大智慧;感恩,是人间的最美情怀。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无时不刻的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人与人之间心连心的和谐和美好。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