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记云栖竹径
2023/4/9 来源:不详来到杭州,如果想找一个宁静清幽的地方,伴着溪流叮咚、走着翠竹成荫的石径,那么云栖竹径一定是你的首选。云栖竹径位于西湖西南10公里处的五云山南麓,是一座山坞里的公园,拥有西湖风景区最美的竹海,是个避世静心的地方。云栖竹径以“竹”为主题,以“绿、清、凉、静”四胜而著称,初名“云栖梵径”。
长一公里的云栖竹径,两旁翠竹成荫,小径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径而下,娇婉动听的鸟声自林中传出,整个环境幽静清凉,与闹市相比,格外使人感到恰适轻松,爽心悦目。旧传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五云山上的五彩祥云,常飞集坞中栖留,并经久不散,称“云栖”。
从云栖石牌坊进入,就可以看见石径幽窄,翠竹成荫,泉水叮咚的自然景色。漫步在竹的世界里,仰头不见日光,若即若离,别有情趣。西湖自古多竹景,云栖竹径堪称西湖竹景之冠。从它与西湖的距离看,在诸胜景中最为僻远,然而正因为它的远离尘嚣,躲避世态炎凉才更有它清幽的韵味。
石板路两旁翠竹成林,漫步竹径衣衫俱绿,路边有一池,名“洗心池”,池水清凉透明。清晨曙光升起,透过竹叶洒在路上,金色斑斑,几声鸟语,更显山色清幽,竹径尽头古树成行,有亭可憩,有茶室可小坐品茗。这里远离闹市,风景优美,环境清静,是个疗养休息的好地方。有古诗曰“万千竿竹浓荫密,流水青山如画图”,道出了云栖的特色。
尽管云栖地处偏远,但贵如康熙、乾隆二帝,每到西湖,必游云栖。如今竹径主干道的路面,便是仿康熙年间原状重修的。路中间一色青石板,两旁镶以卵石块,青石板与卵石块之间以黑砖嵌出两条黑线。据说,黑线当年是御道款式,只有皇上才配行走,一般人众须在其外抬脚落步,谁若敢越黑线一步,轻则鞭杖,重则论死。竹径旁有洗心,三聚,回龙,悦性,皇竹,遇雨等亭。走完竹径,有一处云栖古寺,系宋乾德五年吴越王创建,净士宗第八祖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宏法师曾在此居住过,这些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成为过去。
这里因竹多叶密、含水生云、云栖雾留、又长翠竹,漫山遍岭终成浩淼竹海,每当气压低沉的时,绵绵的云雾栖息在茫茫的竹丛中,落下细细的雨丝,这雨丝仿佛是翠竹青叶融化的竹沥,从弯曲的竹梢上滚落下来,湿了蜿蜒的青石路径。
云栖竹径,四季皆含画意。春天,破土竹笋、枝梢新芽,一片盎然生机;夏日,老竹新篁,丝丝凉意;秋天,黄叶绕地,古木含情;冬日,林寂鸣静,飞鸟啄雪。云栖不但修篁蔽天,而且古木成荫,西湖树龄、体量名列前茅的古树多半集中在这里。有一株寿逾千年的枫香,是西湖著名古树,霜降后满树红叶如映日彩霞。主干高达三十八米,粗壮可容三人合抱,站在树干仰视,只见它势干云表,高不可攀,仿佛湖光山色几千年的历史行迹,全都凝注于它那躯干之中了。
竹子,风雅、高风亮节、不事俗物,甚至是遁世的意象符号,出现在文人的诗篇书画中,成就了竹林七贤的佳话,见证了侠客的剑锋对决,摇曳在绛珠仙子的潇湘馆内,也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具有淡雅情愫人的心中。这一片山坳中的竹海,恢弘大气,是尘世当中没有污垢的一块清净土地,人们走在石子铺就的御道上,不想大声说话,生怕吐字的气息玷污了这块神仙才能居住的地方。静听风吹竹林的涛声,静享竹子和竹子的细语,若是雨后在这里漫步,还能听见竹笋丝丝拔节的声音。
今日的云栖竹径,始于三聚亭,由亭边穿过石坊,移步行去,高大挺拔直指云天的毛竹,像盛情的老友列队迎客。老竹苍碧,新竹青翠,一眼望去,密密层层不知其所终,一派清凉世界竹江洋的盛况。云栖竹径向以清凉幽静著称,盛夏到此旅游,更能领略其绿郁、清凉、寂静、幽雅之感。行走在茂竹幽幽山道上,犹如潜泳在竹海碧波之中。绿荫连着绿荫,清凉裹着清凉,山风起处,偶尔有阳光从枝叶梢头的空隙处洒落,光点跳动,映得游人衣袂尽绿烦热全消。
实际上“云栖竹径”的最精华之笔在于一个“栖”字上,古人用字之精妙,只有雨中在竹林里行游才可能体会得到,而不是五彩祥云常栖留在兜云庭附近的缘故。一个“栖”字,名词动化,静中含动,只有古意禅心之人方可领悟其中的深邃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