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中欣赏最美的风景,你最想看看哪一种
2023/4/9 来源:不详1/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
出自南朝梁·何逊《赠诸游旧》。此写花傍江岸开、燕绕船桅飞的景象,表现的是一种恬淡自然之趣。
2/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出自唐《贬降至汝州广城驿》。此写秋天河岸芦花白、山上枫叶红的景象。前句写水旁,后句写山上;前句写近景,后句写远景;前句写白,后句写红。
两相对比,远近结合、山水相衬、红白相映,一幅生动的秋景图便跃然眼前了。
3/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出自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者日已疏》。此写秋风吹白杨、萧萧使人愁的景象。此乃通过景物描写寄托对“去者”的深切思念与悲切。
4/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
出自唐·韩愈《题百叶桃花》。夕阳西下,红霞满天,园中两株百叶桃树上盛开的花儿显得更红。
而两株桃树则在隔窗绿竹的映衬下更显玲珑可爱之态。此乃写桃花映夕阳、绿竹衬桃树的晚景。
5/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出自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白云环绕着远处幽深的山石,碧绿的新竹随风摇曳,仿佛是在讨好清澈的河水与水面上的涟漪。诗人以拟人修辞法将白云与绿竹都予以人格化,表达由此形象生动起来,令人不禁浮想联翩。
6/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出自唐·白居易《春题湖上》。早稻抽出的稻穗就像绿色的毯子抽出的线头,蒲草下垂的叶子就像展开的青色罗裙之带。
借此喻彼,读之让人由此及彼产生丰富的联想,有回味无穷之感。
7/碧桃花发菖蒲紫,留与人间作画屏。
出自宋·田霖《燕口洞》。此言碧桃与剑兰吐蕊绽放,红紫相映,就像一幅画一样美丽。
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出自唐·贺知章《咏柳》。此二句是写早春杨柳之作。“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句,是运用拟物修辞法,将早春的垂柳比作是年轻貌美的美女碧玉,说她被装扮成像柳树般婷婷袅袅。
“万条垂下绿丝绦”,则是运用比喻修辞法,将柳树垂下的柳条比作是美女碧玉裙子上飘着的丝带。
9/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出自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此言海棠花开于桃李花谢之后,但诗人并不这样直写,而是以拟人修辞法将海棠花人格化。本来非常平常的未开的海棠花便形象生动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由此及彼而生发出无尽的想象,大有回味无穷之感。
10/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出自汉·刘桢《赠从弟三首》。此写松柏不畏严寒的品性,意在通过歌颂松柏不屈的品格而勉励其从弟清白做人,坚贞不屈,不向恶势力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