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枪击律师的老板犯罪心理分析,律师们如
2023/2/13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根据《重庆商报》报道:9月13日上午10时15分,武汉东湖高新区新竹路一家法律维权服务中心发生恶性枪击案,47岁老板雷某向30岁的薛姓律师开枪,致其救治无效而死亡。
事件发生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近年以来相当恶劣的当事人袭击律师案。其残忍的手段、报复行径和蔑视法律的暴行已经触犯众怒,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迅速发表声明:对杀害律师的犯罪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让我们从案件性质、犯罪人心理特征、悲剧发生的前因后果及作为律师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等方面,做一次全面分析吧。
一、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猝不及防
对于年仅30岁的律师薛某来说,他对祸从天降毫无觉察。事发当时他与未婚妻房屋内正在交谈,两人刚买了新房,正准备结婚,不料身藏凶器的雷某一言不发,冲进房内举枪就打,薛某猝不及防,迎头命中,顿时血溅当场,性命垂危。
薛某未料到大祸临头,他很难想到委托自己代理案件的雷某,会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对待自己,雷某案件败诉无可争议,愤懑乃至恼怒也情有可原,但事情就是这样毫无预兆地发生了。
律师薛某被枪击致死这件案件之所以蹊跷,主要在于枪支的出现,我国是枪支管制国家,因此大家会放松警惕。但是雷某手提一只长约50公分的自制土铳,这是一种对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的凶器,近距离射击几乎没有生还希望。从雷某突然闯入、立即开枪、扭头就跑、一气呵成的动作来看,他对于行凶似乎成竹在胸,这一切就像屠杀一个手无寸铁的羔羊。
亲眼看到未婚夫被害,薛某女朋友受到强烈的刺激,她对晴天霹雳毫无防备,心上人死在当场定会终生难忘。尽管她第一时间报警并试图抢救伤者,然而悲剧既然已酿成覆水难收,谁能起死回生。
雷某袭击律师案给大家狠狠地敲响警钟,不要以为只有罪犯才危险,一个穷途末路、一无所有的失败者,同样可能杀机四伏,破罐子破摔,做出孤注一掷的疯狂举动,任何时候都要提高警惕。
二、这次袭击不是误伤而是目标明确
一个穷途末路的人决心做个了断,行动前一定对目标做好观察。更何况案件发生的某法律服务维权中心,距离对面的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近在咫尺。而新竹路附近设有多家法律服务机构,律师与法警免不了来来往往,雷某在光天化日之下,手执凶器,旁若无人地开枪行凶,说明他丧心病狂,决心对目标以致命一击。
律所证明雷某酗酒后行凶同时,案件发生时,法律服务维权中心还有多名律师都在上班,尽管媒体报道:薛律师所在律所的“案情汇报”中提到雷某是酗酒后行凶,意识可能不清醒。但他既然能够在七八个人中精准找到薛某,见面后一言不答马上开枪,说明这绝不是误伤而更像是有计划的袭击。
这里我们想到民国时期的刺客,他们确定目标之后绝不会空手而回,错杀的几率极少,目标在他眼里不是活生生的人,袭击者绝不会犹豫,这样的凶手更可怕。愤怒的情绪难以扰乱他理智的大脑,他之所以采用土铳而不是匕首,是为了这次报复达到伤害的目的。
说这次袭击目标明确的另一个证据是:雷某绝对是冲着要害部位开枪的,假设他只想教训一下对方,那么他很可能击伤四肢或背部,而土铳只有击中头或胸部才会致命。分析雷某的作案过程,主要推测他袭击的真正目的,这是有心计的凶手。
三、是激情伤害还是预谋作案?
雷某既然决定行凶,一定做过周密的计划。可以想见,凶器的选择某种渠道搞到的自制土铳,这种杀伤力极强的枪支更加证明他的凶残,这是不计后果的抉择。尽管如此,雷某一定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开枪或放弃对他同样是生死抉择。
俗谚:“酒壮怂人胆”。于是,雷某用白酒来麻痹自己的神经,在酒精的刺激下他血脉贲张,他脑子里一遍遍回忆着生意的失败、官司的败诉和对律师未能帮他赢得诉讼的愤怒,此时他逐渐丧失理智,决心以最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炸裂般的情绪,于是他循着目标开了枪。
作案后雷某拦车逃跑雷某做的一切都是有条不紊,从持枪出门、喝酒壮胆到开枪行凶,这是有预谋的计划而绝非激情作案。开枪击倒薛某后,雷某冷静地把作案枪支藏在网球拍套内逃窜。应该说,雷某只做了袭击的计划,事前并没考虑好怎样逃跑。
他步行前来,行凶后警察必定马上赶到,此时他才慌了神。于是他跑上马路再次掏枪拦截汽车,为了怕被认出他全程不发一语。但司机们都吓坏了,两辆车迅速开走,最后一辆倒霉的宝马被他拦下,司机逃走后凶手驾车离开。
罪犯雷某当天被抓获梳理案件全过程,这是一次有预谋地袭击,无计划的逃跑,他始终理智地按计划报复当事人,得手后悄然离去。如果他的目的只是教训对方然后投案,还有可能拯救自己。这次逃逸彻底断送了他,悲剧既然开始,结局还是悲剧,雷某为这一枪付出沉重的代价,无法挽回。
四、报复犯罪的心理分析
这次枪击案发生的十分蹊跷,因为薛某与他只是案件委托关系,两人并没有刻骨仇恨。然而悲剧既然发生,就要分析雷某的犯罪根源。本次枪击案的导火索还是年5月洪山区法院立案的雷某公司与被申请人武汉某建筑公司的财产被查封、房产即将拍卖,雷某在案件败诉、公司破产、失去生活来源后将愤恨迁怒于他的代理律师薛某,阴谋报复,从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报复性伤害案的犯罪特征是:犯罪人与被害人存在权益纠纷或利益冲突,在受到挫折、充满仇恨等消极情绪下实施的犯罪行为。而本案雷某属于预谋型报复袭击犯罪。这种人很容易走极端、心胸狭窄,对事物缺乏理智的判断,情绪容易冲动,仇恨心与报复心又互相交织,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后容易过分敏感,而实施犯罪时又往往采取十分残忍的手段,有一点鱼死网破的劲头。
在本案发生前,雷某经历多重挫折,感觉回天无望,他没有很好地理顺遭受挫折的内因,而是一味地把这些归罪于无辜的代理律师,这是一种偏执狂和逃避责任的表现,他明知伤害对方毫无意义,仍然铤而走险,说明他决定破釜沉舟报复薛某后,然后走上漫漫逃亡之路,这从他枪击后马上逃走可以证实。但是当今社会,遍布电子监控、处处警方拦截,他的下场已经无需解释。
此案与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患者袭击医生案十分相似。此类案件中有医院回天乏术,或绝症患者感觉生无可恋的情况下,情绪失控,失去理智,把失去亲人的医院或医生,采取极端的方式伤害甚至杀害医生,其血腥的场面往往令人惊诧。
这些人本来不是罪犯,也没有对社会的刻骨仇恨,但是并不能正确理顺医患关系,对绝症无医这一事实缺乏思想准备,一方面失去亲人,另一方面行凶报复,错上加错,成为恶性循环。
五、高台跌落的人生让他迁怒他人
有人说从穷到富的人生如步步登高,从富到穷的跌落无法承受。雷某就是这样的人生失败者。根据媒体报道:雷某一名亲戚称,现年47岁的雷某正当壮年,当年春风得意的他曾开过一家机械厂,后又经营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当老板的他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
然而商场风云诡诈,瞬息万变,近年来做生意的他连续遭受挫折,先是公司因经济纠纷被查封财产,接着又被法律部门限制消费,经济状况一落千丈。就在上周,甚至找到亲戚家求借元维持生活开销。
我们想象一下雷某的心理活动,他也是老板出身,商海叱咤风云的日子何等潇洒豪气,如今又如此窘迫、度日如年。也许他把这次拜托薛某的官司看得太重了,几乎把全部的希望压在上面。然而,法院判决中自己的房产被强制拍卖,这样的结局让他难以承受,在一无所有、前途渺茫、事业尽毁、生无可恋的情况下,想不开也是正常的。
然而,雷某又是一个报复心极强、心胸狭窄的人,在无法排泄心中苦楚,又未与他人沟通的情况下做出了最坏的抉择,从而酿成了这场悲剧。
六、律师平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悲剧已经酿成覆水难收,但是作为整天与诉讼打交道的律师朋友来说,本案的发生依然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律师面对的不是委托人就是被告,有时还要与被判入狱的当事人进行交涉,自身的安全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
为避免受到伤害,律师朋友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遇到诉讼对象情绪激动或图谋不轨时,第一时间借故离开,马上到公共场合进行躲避,避免与当事人单独接触。尽量减少夜晚单独外出,律师的行业比较特殊,打交道的对象形形色色,平时要注意安全。
2.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丢掉通讯工具,以便于第一时间向警方求助。平时外出或出发时最好准备一些防身的用具以防万一。
3.遇到突发事故或极端情况时,马上冷静下来,第一时间采用果断的手段自我保护,不可避免出手时必须进行正当防卫。求生的本能会促使人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在生死抉择面前不要犹豫,害怕也毫无意义。
4.要多了解代理案件的前因后果及牵涉的各方;多了解当事人的生活境遇、性格特征及心理状态,遇到反常情况提前预防。尤其被告或代理人遭遇败诉、判刑等打击下会想不开,要想方设法排解并及时观察异常表现,做一个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