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纵横丨清代教师叫塾师,来看他们的日常
2023/11/24 来源:不详白癜风需要做手术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06/6216232.html
如今,我们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尤其是注重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还专门将9月10日设立为教师节,从而使教师成为受人青睐的职业。古代有一种教师的职业叫塾师,也称为私塾先生,他们相当于现在民办学校的老师。
塾师的工资叫束脩
我国最早的塾师,就是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虽然只是个塾师的身份,可他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巨大,他提倡“礼、乐、书、数、射、御”,把这“六艺”作为教学内容,开了素质教育的先河。因此,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到了清代,塾师已经成为当时较为普遍的教育工作者,其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部分来自那些读了一些书、没有条件参加科举,或参加科举屡遭失败的读书人;另一部分来自获得一定功名,但未能进入官场,有的是已做官而被革职的,或退休回乡的读书人。他们用所获知识谋生,叫“舌耕”。所以那时,发生了不少塾师方面的趣事。
清代聘师教孩子,是有一定程序的,一般先要托人查访品学兼优的师资;待聘塾师也要了解一下来聘者的情况,尤其是对学东本人的实力和信用。经过互相介绍、了解,双方同意后,要在旧历年前把“聘书”送达待聘塾师,叫“下关书”。应聘塾师把关书留下叫“定摄”。这样,就可以专等来年开馆啦。塾师上岗叫“就馆”。
塾师的聘期一般为一年,腊月底结束教学,叫“满期”。满期时学东要再设宴款待老师。如果来年还要续聘,要另下关书;塾师因故确实不能续任,或学东挽留不真心,就主动告辞,叫“辞馆”,都要在这次宴席上说妥。散席后,不管是续聘或辞馆,学东都要把一年的束脩算清,并派人带上学生送的“年礼”将塾师送到家中,叫“放年学”。
塾师通过教学课徒获得的收入,主要有束修、膳食和节敬三项。塾师的工资叫束脩,主要来自学生学费。束脩是按年计算的,但是通常东家会在清明或端午、中秋及旧历年前分三次付清。对于塾师,学生家除去固定的束脩外,除非特殊情况还有膳食的招待;另外每逢端午、中秋还要给老师送“节礼”。这些都是塾师的待遇。
那时塾师的教学方法,最常用的是阅读、背诵,那些七八岁至十几岁的孩童甚至不知道所读的是何书,更不知道所读的书是何意,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读、背,都能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古语云:书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句话成了私塾先生们的教学原则。经过上百甚至上千遍的阅读背诵,孩童们多多少少就会理解文章的意思,悟到一些圣贤的哲理。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的许多文学大家多是从小接受私塾教育,从而具备了坚实的文学功底。
蒲松龄当塾师写出专著
那时做塾师的文人居多,尤其是失业文人的最重要职业选择。著名文学家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大多数时间都在舌耕,以此来养家糊口。他就是塾师的典型代表。当时把设私塾叫“设帐”,结束叫“撤帐”。蒲松龄“屡设帐缙绅家”,长达五十年,其中三十年在淄川西铺毕府度过。
康熙十八年(年)蒲松龄到毕家坐馆。毕家在明末是名门望族,学东毕际有之父叫毕自严,号“白阳”,官至户部尚书,故称“白阳尚书”,其弟毕自肃也是进士出身,官至御史。毕际有在顺治二年(年)拔贡入监,考授山西稷县知县,后升江南通州知州。因解运漕粮,积年亏欠,赔补不上,被罢官。毕际有归乡后,无意再进官场生涯,乐于在诗酒琴棋、园林景色、子孙绕膝中享受乐趣。毕际有的十六个孙子都成了蒲松龄的学生。
蒲松龄教毕家子弟读“四书”“五经”,学制艺文,教“事亲敬长之节,威仪进退之文”。难能可贵的是,蒲松龄根据自己的爱好,打破常规引导毕家弟子学习诗歌写作,研读庄子和列子,他认为这才是“千古之奇文”,这在当时属于惊世之举。坐馆期间,蒲松龄还到济南参加过三年一次的乡试,也带他的学生到济南参加考试。遗憾的是,蒲松龄和他的学生都未能中举。
在毕府,蒲松龄白天教学生读书,夜晚他则挑灯夜读、辛勤写作。毕府的万卷楼,经史子集,无所不有,这给了蒲松龄意外的惊喜,“书充栋,凭君剪”,显然蒲松龄的文学修养,与此间的苦读不无关系。
此后,蒲松龄还到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城西南部刘家做过塾师,其小说《钱流》,据说就是以刘家为背景写成的。再后来,蒲松龄又到沂水县沙沟镇李家设馆授徒,此处离齐长城关口穆陵关不远,教学之余,蒲松龄便常到关前山河寺唐代银杏树下与寺内高僧品茗赏景,谈古论今,了解了不少掌故,并以此为素材创作了《沂水秀才》《杜翁》等十多篇以沂水为背景的小说。
蒲松龄做塾师深有体会,他常说“人言教书乐,我道教书苦”,认为“今日村庄家,礼体全不顾”,是说当时塾师的待遇较之以前差之甚远。那时,塾师生活十分清苦是无疑的,塾师在一乡算是有文化者,除去教书,为东家做事外,还要为乡党邻里做许多杂事,写对联写文书等,蒲松龄也为乡亲们做了不少。
因为有了塾师的经历,蒲松龄还撰写了《塾师四苦》《学究自嘲》《教书词》《先生论》等专著和戏《闹馆》,生动地反映了塾师的地位和日常生活,给今天研究私塾教育和塾师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马塾师的模拟试题很灵验
清代,仍然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钦定解说儒经的标准教材,考生答题万变不离其宗,这就给一些人有可乘之机。陕西高陵著名塾师马述融,是贡生,擅长八股,尤其娴熟集注。他根据多年教学和观察考场积累的经验,揣摩出一手“模拟试题”的绝招,往往巧发奇中,屡试不爽,他的门生很是得利。
清代规定,高陵每年进学的名额是12人,马述融执教期间,每届中试的考生总有四五人是他的学生。40多年间,竟有多名秀才出自其门下。有人为他题联说:“手植桃李三千株,面授青衿二百人。”马述融的“模拟试题”这么出名管用,所以前来受业者络绎不绝。临潼有个60多岁的老童生“帽辫刘”也来求学,而这年马述融才50多岁。清制规定,应试童子试,即考秀才的学子不论年龄,发辫上都要扎上红头绳,还得吊一枚制钱,这老夫子叫“帽辫刘”,就是由此而得名的。
这位刘君已经应试40多回均未中。中青年时,“帽辫刘”就和渭南翰林雷延寿的祖父、父亲一起应试过童子试。后来直到他变成白发皱面的老头儿了,还拖着细红小辫子和14岁的雷延寿一同步入考场。“帽辫刘”握住雷延寿的手说:“娃娃,我们已经有三代交往了,这不正是爷爷孙子老兄弟嘛。”此事传开,成为士林一大轶闻。
结果,马述融的“模拟试题”还真管用,门下受业不到8个月,“帽辫刘”就在第二年就中了秀才。捷讯传来,马述融焉能不兴奋,于是赋诗曰:“老夫何敢作项槖,绛帐喜逢鲜于通。”鲜于通是传说中的一个困顿的念书人,到晚年总算是发了迹。可怜“帽辫刘”只结了一个秕子,不仅没能再上层楼,连谢师都没来得及,就呜呼哀哉了。
来源:《南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