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黔中的陵墓坊和标志坊有哪些历史文化

2023/11/22 来源:不详

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陵墓坊为建于墓前的建筑,主要发挥装饰、纪念、标志功能。陵墓坊多为帝王陵或者有重大功勋人物才修建,如浙江绍兴市的大禹陵牌坊、清东陵牌坊、中山陵石牌坊等。但民间具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亦可修建陵墓坊,且牌坊的修建规格有明确要求。在清代,民间墓前修建牌坊与华表的事例与家族地位、墓主人生前的职位、对社会的贡献及家族势力有关。黔中清代现存的陵墓坊仅位于清镇市城郊的张端望“三朝锡命”陵墓坊。它不仅反应出清代张氏家族的发展,也反映出清代社会历史。

张端望又名张世凯,其兄为张世昌,在清镇为官,张端望便随兄定居清镇,为翰林院编修,加四级。从张端望夫妻合葬墓的碑文看,张端望被封为通奉大夫,其夫人被封为大孺人。前建牌坊与华表,从张端望的墓周围建筑的修建看,现今极为罕见。

张端望家族的祖上家族世代为官,其二世祖、三世祖皆为官职较高的官员。其四世祖真,明朝时期官至浙江作军都督俭事,曾镇守浙江、江西等省。其父沅,中康熙戊午副榜,官至广东东安知县。墓上并未刻有其子详情,从碑文可看出,孙男:日、日、日、日、日四人;曾孙轴新、新、连新三人;元孙绍、绍、绍杰、绍煦、绍等五人。

笔者查阅民国《贵州通志》及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得出,张端望子为张德巽。民国《清镇县志稿》载“张德巽,优贡,官学正。”民国《清镇县志稿》载“张日晸,德巽子。”德巽子,原名张日暄,后改为张日晸。据民国《清镇县志稿》又载“张日晸,寄学贵筑,道光二年优贡。官至云南巡抚。”

可见,张氏在当地为科举世家。张日晸的两子也中进士。民国《清镇县志稿》载“张轴新,道光丙午科进士,日晸子,寄学贵筑,官至四川夔州知州。”又载“张新,同治戊壬科进士,寄学贵筑,日晸子,咸丰己未恩科进士,辛酉正科进士。”文献中未有张端望元孙的相关记载。但足以可见,在清代张端望后人的孙代与曾孙代,仕途坦荡。

从上述可知,张端望家族祖上为官,自张端望虽兄至清镇后,在清镇生活,张氏家族对品学极为重视、以科举与优良的品质传家。张德巽品学兼优,九岁即可作诗,尊敬兄长。“其胞兄病疾,思城外井中甘泉,德巽即提桶奔走数里。”张日晸自幼便受其母亲的教导,勤思苦学。为官期间,不骄不躁,广结善缘,常做公益事业。

如“籍孀妇之无依者,日晸月助以。”张轴新在四川夔州任知州时,“有政声,入祀名宦祠。”从张德巽、张日晸、张轴新、张新的个人事迹中皆可看出,都在倡导和传承勤劳、勤学、勤政和做善事的品质。

牌坊上题的“三朝锡命”正反映了张端望后人勤思苦学,最终得以考取功名的事迹。也反映出张氏家族历史文化。从今天来看,张氏家族的家庭教育也值得学习,如勤劳勤思好学,多做公益事业等。故张端望“三朝锡命”陵墓坊对现今当地挖掘历史文化,挖掘乡贤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从墓碑的纹饰看,纹饰与贵阳牌坊的龙纹图案相似,牌坊上雕刻的石狮的雕刻技法与贵阳、安顺极为相似,这说明在当时清代石雕艺术纹饰的相互交流。张端望“三朝锡命”陵墓坊与张端望合葬墓不仅是研究清代贵州古建筑、古墓葬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研究清镇历史文化、雕刻艺术等的重要资料。

标志坊的历史文化内涵

修建于不同场所的标志坊,其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均不同。现存清代黔中标志坊主要分为四种不同场所,分别为文庙与祠堂、万寿宫、景区、村寨。黔中修建在文庙和阳明祠均与儒学相关。该类牌坊为棂星门、“德配天地”坊、“道冠古今”坊三种。地方志记载可看出,除黔中地区外,在都匀府、遵义府、铜仁、思南府、思州府等地的文庙中亦建这些牌坊。

可见棂星门、“德配天地”、“道观古今”牌坊等是文庙重要的基础设施配件,也是文庙中重要的建筑。如据道光《贵阳府志》绘贵阳府文庙图可知,文庙宫墙右为“德配天地”坊,左为“道冠古今”坊,三者在同一水平线上,棂星门位于大成殿前泮池后。县文庙亦建有棂星门、“德配天地”坊、“道冠古今”坊,与府文庙相比,“德配天地”、“道观古今”牌坊布置不同,但两坊与现安顺文庙修建位置的布置一致。

可见文庙内修建棂星门、棂星门、“德配天地”坊、“道冠古今”坊是清代社会文庙修建的要求。与文庙不同的是,阳明祠内亦建有棂星门,这与明代王阳明在贵州做的贡献有关。在贵州任龙场驿丞期间,在修文龙场“悟道”,并在贵州讲学,促进儒学在贵州传播。因此棂星门等牌坊不仅有标志作用,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方面,文庙为“文教”的重要场所,也是祭祀儒家弟子、与儒学传播的重要场所,文庙里面的牌坊的名称皆与儒家文化相关。“德配天地”与“道观古今”名称出自明代陈凤梧的《孔子赞》,赞颂孔子的德行与天地齐,学识博古通今。棂星门兴建于宋代,后因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将其移建于孔庙、庙坛等处。

另一方面,黔中在文庙及祠堂(阳明祠)中修建棂星门、“德配天地”、“道观古今”等的修建。反映了清代贵州各府州县对儒学的重视。以棂星门等牌坊为代表的儒学建筑是清代贵州儒学的物化形式,对其的修建,从侧面反映出清代儒学在贵州传播和发展状况。

加之,从地方志书看出在清代黔中,有的县学里面的棂星门等建筑为官员与士绅捐资修建,可见当时儒学士绅对儒学的重视,故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建设。此外,安顺文庙棂星门上刻有八仙图、莲花图等,可以看出儒释道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位于万寿宫的青岩万寿宫及平伐万寿宫门也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在清代,黔中平坝、普定县、龙里、贵筑等地均建有万寿宫,但现仅存青岩万寿宫坊、平伐万寿宫。从建筑形制看,两座牌坊与百岁坊、节孝坊有相似的地方,体现出黔中各地文化的交融。

从坊门上雕刻的图案看,两座牌坊上刻有“二龙抢宝”、八仙、狮子戏球、八仙图等,反映出清代黔中多文化的交流交融。从万寿宫的使用看,青岩万寿宫在乾隆四十二年修建时,初为江西会馆,供客民、商贾等所用,嘉庆时期改为道观,故青岩万寿宫记录了乾隆以后青岩的社会变化与发展。

天龙学堂坊门与普定下坝坊门皆作为地点或建筑的标志,具有标志性。天龙学堂坊门为天龙学堂的进院大门,坊门反映出清代末年武举陈日瞻创办天龙学堂的历史。学堂建于年,年后改为天龙县学。坊门上额匾“敬业乐群”四字为清末进士陈廷荣所题。

天龙学堂坊门不仅反映清代天龙屯堡的特色,亦记录了清末天龙屯堡乡贤投身于公益事业的故事。下坝村为屯堡传统村落,牌坊见证了下清代坝村民社会关系的状况。普定下坝寨坊门除了具有标志性外,还寄予了下坝村民众的安平祥和、吉祥如意等美好的生活期望。圣泉坊是圣泉的标志,现是文化景区的标志。圣泉坊也从侧面反映出清代贵阳士绅文人悠然生活景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6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