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于行云流水中的精气神中国国画
2022/9/3 来源:不详说到中国的国画,那可是比许多国家的年龄都长,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传世之宝。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国画吧。
国画的由来
国画,也叫中国画,在古代称之为丹青(丹是朱砂,青是石青,这是设色画使用的主要颜料。在元代之后,设色画不再是中国画的主流,水墨画出现了。),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中国画的概念,出现在近代,特别是辛亥革命之后,为了与“西洋画”区别开,才这样命名的。年,北京国画院成立之后,周总理建议将之改名为北京中国画院,从此,中国画才成为公认的统一名称。
唐代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局部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吴道子被尊称为“画圣”,非天纵奇才不能获如此殊荣,吴道子也确实厉害,他的许多发明创造是中国画历史中的最亮点,诸如高度的写实技巧、笔法的解放、山水画的正式确立等等,皆是肇始于吴道子。
年,美术大师徐悲鸿先生为了支援抗战,在香港举办画展。一次偶然,徐悲鸿在一位德国外交官家中收藏的四箱中国字画中,一幅白描人物长卷深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于是他用自己仅存的一万块钱,另加上他自己画的最喜欢的7幅画,买下了这幅白描人物作品。而这幅画,正是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鸿对这幅画简直爱不释手,甚至在画上印上了“悲鸿生命”四字,这幅画朝夕不离他左右,被视为铭心绝品!张大千看到这幅画时更是大吃一惊,叹为观止,认为与唐壁画同风,“非唐人不能为”,并称这幅画是国内唯一见到的唐代人物画卷,有“吴带当风”之感。)
国画的分类
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按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种。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国画之所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这几种,其实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的真谛所在。如按表现方法又有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
水墨画(水墨画,由水和墨经过调配水和墨的浓度所画出的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
重彩画浅绛(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设色技巧。即凡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山水画,统称浅绛山水。)没骨画(没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在书法里把笔锋所过之处称为“骨”,其余部分称为“肉”,不用勾轮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样拓描。作画时,要求画者胸有成竹,一气呵成。)
工笔画(工笔画,亦称“细笔画”,与“写意画”对称。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
写意画(写意分大写意和小写意,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用中锋侧锋逆锋来表达。)
白描(白描,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作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
国画的形式
国画的形式多姿多彩,有横、直、方、圆和扁形,也有大小长短等分别,除壁画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中堂:中国旧式房屋,天花板高大,所以客厅中间墙壁适宜挂上一副巨大字画,称为“中堂”。
中堂画2、条幅:成一长条形的字画称为条幅,对联亦由两张条幅配成。条幅可横可直,横者与匾额相类。无论书法或国画,可以设计为一个条幅或四个甚至多个条幅。其单独悬挂的称“条幅”,并挂的称“堂屏”或“条屏”,如“四条屏,八条屏,十二条、十六、十八、乃至二十六条屏”。常见的有春夏秋冬条幅。各绘四季花鸟与山水,四幅为一组。至于较长诗文,如不用中堂写成,亦可分裱为条幅,颇为美观。
齐白石《山水十二屏》(年12月17日,齐白石的《山水十二屏》以4.5亿元起拍,经过70余次激烈的竞拍,最终以8.1亿元落槌,加佣金9.亿元的天价刷新并改写了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成交纪录、齐白石个人拍卖最高纪录、中国书画拍卖全球纪录。这套《山水十二屏》涵盖了齐白石一生作画时绝大部分的名号,可以看出这是齐白石特别用心的一套画作,标志着齐白石山水画彻底变法成功,摆脱了几百年来笼罩中国山水画旧有程式的束缚,不再沿袭守旧,而是自创家法,无论构图、笔墨还是立意,都堪称前无古人。)
3、横批:也称横幅,长条形,横着作画装裱而成,可独立悬挂房间。
早期山水画绫布旧裱老横批4、小品:所谓小品,就是指体积较细的字画。可横可直,装裱之后,适宜悬挂较细墙壁或房间,十分精致。
小品画5、镜框:将字画用木框或金属装框,上压玻璃或胶片,就成为压镜。现代胶片有不反光及体轻的优点。至于不反光的玻璃,不会影响人对画面的欣赏,所以很受欢迎。
镜框画6、卷轴:卷轴是中国画的特色,将字画装裱成条幅,下加圆木作轴,将字画卷在轴外,以便收藏。
卷轴7、扇面:将折扇或圆扇的扇面上题字写画取来装裱,可成压镜。由于圆形或扇形的形式美丽,所以有人将画面剪成扇形才作画,然后装裱,别具风格。
明代文征明山水图扇面,纸本,设色,纵16.1厘米,横46.7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8、册页:将字画装订成册,称为册页。近代有文具店特别将装裱册页成本,以供人即席挥毫。册页可以折叠画面各成方形,而与下列长卷有不同之处。
册页9、长卷:将画裱成长轴一卷,成为长卷,多是横看。而画面连续不断,较册页逐张出现不同。
清代郎世宁《百骏图》长卷局部10、斗方:将小品装裱成一方尺左右的字画,成为斗方。可压镜,可平裱。
斗方11、屏风:单一幅可摆与桌上者为镜屏,用框镶座,立于八仙桌上,是传统装饰之一。至于屏风,有单幅或摺幅,可配字画,坐立地屏风之用。
屏风国画的历史
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中国最早的绘画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有七千余年的历史。最初的中国绘画,是画在陶器(陶画)、地面、和岩壁上的(岩画),渐渐发展到画在墙壁、绢、和纸上。在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便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到了秦汉时期,又出现了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工艺装饰画等门类。此外还有兼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画像石和画像砖。
陶画鹤鱼石斧图(战国以前,丝织品都叫做帛。这类绘画起源于战国,到西汉时期发展到高峰。现在能看到的并不多,比较有名就是上面这两幅。)
秦代壁画车马图陕西咸阳秦3号宫殿遗址(从文献记载看,秦代壁画是很丰富的,可惜项羽的一把火,大多已化为灰烬。另一处残存的壁画则表现的是一位宫女。这些形象都是直接彩绘在墙上的,并没有事先勾画轮廓,可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没骨”法的最早范例。)
东汉门楣画像石(画像石的制作是由具有特殊技能的被称为“师”的石工和称为“画师”的画工共同完成的。其方法是先由画师在打制好的石板平面上绘出线勾的图画底稿,然后由石工按画稿加以雕镂刻画,最后还要由画工再加彩绘。画像石的制作,实际包括了雕刻和绘画两种技法。)
西汉洛阳卜千秋墓壁画,制作于西汉昭帝、宣帝时期(前86-前49),是现存最早的汉墓壁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变革时代。佛教艺术的传入,从内容到形式给我国绘画注入了新的血液。佛教壁画空前兴盛,其中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数量最多,也最精彩。专业画家在这时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带来了新的绘画艺术,这标志着中国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便是当时的代表作。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顾恺之是有记载以来中国最早最著名的画家,因为率真的性格和卓绝的才艺,有“三绝”之称——才绝、痴绝、画绝。关于他卓绝的才艺,历史上有很多令人称奇的记载。但他的作品,没有一件真迹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都是摹本。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女史箴图》,一般认为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摹本。)
敦煌壁画绝美飞天隋唐画坛更是名家辈出,人物、山水、花鸟画都趋于成熟,为后世所仰慕。阎立本是当时画界的领军人物,他的《步辇图》等作品一直为后人所推崇。中唐是中国绘画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人物画达到了一个新高潮,注重心理刻画与细节描写,代表人物有吴道子、张萱等。牛马题材开始盛行,以韩滉的《五牛图》为代表,给绘画注入了清新的田园气息。晚唐的绘画又有了新的发展,以周昉为代表的人物画达到完美的境界,疏淡简洁的花鸟画也开始形成。中国画在唐代呈现出五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局面。
唐阎立本《步撵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韩滉《五牛图》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35.7Xcm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送子天王图》(又名《天王送子图》)由唐人吴道子所做,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乃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绘画。现存宋人摹本。此图写异域故事,而画中的人、鬼神、兽等却完全加以中国化、道教化,当是佛教与中国本土变化至唐日趋融合之势所致。此图意象繁富,以释迦降生为中心,天地诸界情状历历在目,技艺高超,想象奇特,令人神驰目眩。该摹本着色较淡,近乎白描。)
五代两宋时期的绘画达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顶峰。文人画家的大量出现,使绘画从诗歌中汲取营养,以诗入画的风气更加明显,同时注意写生和技法的探索。文人画在这时大量涌现,主要有苏轼、黄庭坚、米芾等。
宋苏轼《木石图》(《木石图》在佳士得香港年秋拍创造了历史,以4.亿港元成交,成为佳士得香港拍卖史上最贵中国古代书画作品、苏轼个人作品最高价纪录。苏轼因为经历了官场失意,贬谪流离,一生郁郁不得志,所以其画作中带有一丝荒寒的意境,他的画作常以木、石、竹为主题,此画中的枯木代表着身处困境,绝处逢生之意,完美的诠释了苏轼当时的心境,虽生活艰辛,但依然茁壮屹立。)
宋米芾《春山瑞松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到了元代,崇尚以书入画,将书法融入画法之中,在笔墨技巧上起了新的变化,山水画的发展达到了高峰,出现了“元四大家”,即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乃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此图为黄公望晚年的杰作。纵33厘米,横.9厘米,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于至正十年完成。此画于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后半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空前绝后,历代莫及。)
元倪瓒水竹居图(倪瓒自古是“逸品”的代表,“逸”是逃跑的兔子,倪瓒就是一只逃跑的兔子。他之所以成为中国画家一个极端的榜样,是因为他的生活轨迹,成为后来所有“有志之士”的模仿对象。)
明清两代山水花鸟画成为大宗,宗教、人物画衰落。明代出现了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和流派,如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派,以董其昌、赵左为代表的松江派等。清代形成了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对近现代的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阶段,中西艺术也得到交流,摹古、创新各行其道,文人画、西洋画也对宫廷画产生了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人还以画为生、以画泄愤,金石书法的刚健之风也融入了绘画。
明代文征明《石湖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明代唐寅(唐伯虎)《落霞孤鹜图》(《落霞孤鹜图》中高山峻岭,水榭楼台,江岸柳风,晚晴霞光映照,虚实相间,妙不可言。画中题诗“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缈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明正德年间,江南才子唐寅(伯虎)应在南昌的宁王府之邀,来为娄妃授课教画,曾参观南昌的名胜古迹“滕王阁”,想起了初唐诗人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画了《落霞孤鹜图》。此画是送给“德辅契兄先生”,这位“德辅”姓卢也是一位生不逢时的读书人。唐寅为其创作此画,既有同病相怜的意味,也有共勉之意。)
清郑板桥《修竹新篁图》(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清末,海上画派及后来的岭南画派的兴起和出现,是传统的中国画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风貌。吴昌硕和后来齐白石的出现,使大写意出现了新局面。到了近代,由于徐悲鸿、林风眠等一大批留学海外的画家出现,进一步融合了中西艺术,使中国画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为历年公私所见齐白石绘画及书法尺寸最大的一幅,在年拍卖出4.亿元人民币的天价。画作纵厘米,横厘米,所匹配的篆书“人生长寿,天下太平”对联,单幅纵.5厘米,横65.8厘米。画面气势宏伟,有松柏围英之喻;篆书四言联,则浑厚自然、端庄大气,且文意极佳:“人生长寿,天下太平”,堪称齐白石书画之绝精神品。)
(齐白石的虾,画虾是他的“发明”,他的“专利”,成了他的“象征”和“符号”。齐白石画虾成功,特出一告示:“白石画虾,十两一只。”懂艺术的人都说:“润格不高,值!值!”求画者多不讨价还价,交钱取画,各有所得。)
徐悲鸿《八骏图》(徐悲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的八匹骏马做为题材,画中,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生动形象,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品。)
中国绘画艺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格,并对周围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西方的绘画也从中汲取良多。这一特色的形成,与中国的社会发展、民族欣赏习惯以及传统学术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国画鉴赏
当我们看到那些长的差不多的中国画时,看不出它们到底美在哪里,但我们心里很清楚,在这一幅幅中国画背后,潜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读懂的。那么,我们要欣赏一幅国画,需要从哪些方面来看呢?
一看画工。什么是画工?一幅作品,可表现出作者的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体现,我们往往主观地评价一幅画的优劣,主要还是受画工的影响。
唐吴道子《明皇观马图》局部,卷,绢本,水墨设色,36.8×cm,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吴道子画工精湛,作品就像真的一样,经常把人吓得不轻。传说当年吴道子经过卧虎桥的时候,觉得好玩就在桥上画了一个老虎,可是从那以后,没有人再敢从那座桥上过去。直到吴道子把老虎抹掉以后,桥上才继续有人通行,当时那幅画真的吓到很多人。虽然传说不能当真,但足以说明吴道子的画工有多牛。)
二看书法。中国画和西洋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中国画画面上常伴以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之笔,使画增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良莠。
三看印章。画面上常见的印章有:画家的印鉴,题字者的私章,衬托用的闲章,收藏者的印章,欣赏者的印章,鉴证者的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的内容,盖印的位置等,都在评价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帝皇、名家、藏家和鉴赏家的印鉴,可鉴真伪。
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稚川移居图》所画题材为东晋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的故事。画上有与王蒙同时或稍后的七位大学者的题诗,包括王冕的老师韩性、“元四家”倪瓒、陶复初、陈则等。该作品曾为明代大珍藏家项元汴收藏,晚清入藏苏州过云楼顾氏家族。这幅画曾经传播多年,但画面仍然明晰。在年6月4日晚北京保利春拍夜场中,以4.亿元人民币成交。据透露,在拍卖之前早已有人瞄准了这幅古画,而且竞争者经济实力都很雄厚,一共有七八位,而报名参与竞拍的,一共有10多位。现场买家以0万为竞价阶梯展开竞争,历时15分钟、竞价18轮。)
四看功力。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比拟的。尤其是书法,老手多苍劲有力,雄浑生姿。在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意境亦表现出作者的功力。所以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所不同,这表现的就是功力。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现收藏于中国台北历史博物馆。(张大千,四川内江人,与齐白石有“南张北齐”之誉。该画中的长江,以四川省为起笔,开卷是都江堰的铁索桥,接着,长江奔流而下,越三峡,过江陵,纳百川,最后投入大海的怀抱。充分再现了祖国山河之壮美,歌颂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
五看布局。一幅作品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中国画与西洋画不同的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成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提诗、盖印等来补白,亦有让其空虚,故从布局中可见作者独到之处。
宋范宽《溪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从构图上看,远山和近山正好构成黄金分割的关系,远山顶上的杂树又占据远山部分的黄金分割的位置,近山中的路又位于近山部分上下黄金分割的位置,山间小溪流出的位置又处于近山左右黄金分割处......)
六看学养。功力及布局,可于画面窥其一二,至于作者的学养,对其作品影响至大。故中国有“文人画”之称。著名文人,其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一种“书卷气”。画家与画匠之分别,学养是条件之一。
清郑板桥《竹石图》(《竹石图》题识:石虽不言,爱此新竹。竹不能言,爱此山麓。老夫满袖春风,为尔打成一局。板桥郑燮,乾隆壬午秋七月。郑板桥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同时还是康熙年间的秀才,雍正年间的举人,乾隆年间的进士,你就说人家这个履历传不传奇。而且他的学问非常高,人称“诗、书、画三绝”而名动一时。他也是一个非常直率的人,他痛恨欺压百姓的巨贾奸商。而自从郑板桥成名之后,找他求画的人就络绎不绝,而郑板桥也是来者不拒,给钱就行,而价格也是公道,大幅(画)六两银子,小幅四两,对联一两。)
七看人品。书画家如果行为不检,道德败坏,声名狼藉,大奸大恶者,即使其书法美术如何精美,亦无人问津,试问谁家高悬曹操、秦桧等奸臣作品,而岳飞的“还我河山”,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成为人尽皆知的好匾额,就是这个原故。
明董其昌《丹树碧峰图》(董其昌的魅力,不单在他书画的美轮美奂、“南北宗”理论的巨大影响,还在于他的为人处世,虽经历政治风浪无数,仍坐满三朝,虽仕途险恶,却成就一份书画大事业,他的人格魅力是历史中罕有的。)
八看诗句。字画中的诗文词句,往往代表作者的心声。一首好诗,亦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句,亦给作品画龙点睛。最难得的,就是作者能为自己的画面题诗,不抄袭他人旧作,更显独特。至于书法亦然,抄一首古人的诗,别人看来,只观其字,因为内容不是作者心声,而是古人翻版而已,到底欠缺了作者的灵魂。
因此,书画爱好者鉴赏国画,如果较侧重形式美,属于表面欣赏。只是停留在初级鉴赏阶段。如果能从作品产生的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情感,从作品创造的意境中领悟作者的用心,与画家一同喜怒哀乐,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这就提高了一个层次,达到了由感官进入到理性鉴赏阶段。
部分作品展示
(本文更多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