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张文逸击落入侵P4M1Q电

2023/1/17 来源:不详

张文逸,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人。年入伍,后转入空军,历任飞行员、中队长、团领航主任、副师长、师长、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武官、广州军区空军参谋长等职。

在 结束以后,美国为了配合国民党反攻大陆,加强了对中国沿海地区军事力量的空中侦察。其中,美国空军和海军经常派出间谍飞机偷猎中国沿海地区的情报。

年8月22日夜,浙江舟山防空雷达部队发现,一架可疑的飞机正朝着东南沿海方向飞来。雷达战士保持高度警惕,观察它的一举一动,飞行员也做好了迎击准备。

这架飞机是美国的P4M—1Q侦察机。P4M—1Q侦察机是年由格伦·马丁公司建造的一款海上侦察飞机。其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采用了活塞与涡轮喷气双动力。这种混合动力侦察飞机自年服役以后,依靠其高速度与大航程,在中国边境和前苏联上空执行情报侦察任务。

由于执行大量电子侦察任务,为了更好操作设备仪器,飞机配置了16人。这次入侵的是驾驶P4M-1Q电子侦察机的美国空军中尉詹姆斯·迪恩与15名间谍军官。P4M—1Q侦察机在起飞前,美军侦察机已经两次发现上海地区部署了新的防空雷达部队,所以,这次行动的任务就是侦察中国上海地区的防空雷达部队的部署情况。

8月22日深夜,这架美国海军P4M-1Q型电子侦察机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偷偷接近大陆。这架美机沿着S形航线飞行,紧挨着中国的领海线时进时出,多次闯入大陆领海线范围内,对军事设施实行电子侦察。

P4M-1Q型电子侦察机

迪恩等人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行踪早就被解放军的雷达发现了,敌机落入了解放军雷达部队布下的天罗地网中。

美国海军P4M-1Q型电子侦察机已经快靠近大陆领空了,地上作战指挥部下达了迎击可疑目标的命令。

曾经击落国民党B—17型飞机的战斗英雄,航空兵第二师第六团领航主任张文逸奉命出击。此刻,虽然是下弦月,影响了张文逸的视线,但由于地面雷达精确测定了美机的航向、高度和位置,张文逸很快在舟山附近上空发现目标。然而,美侦察机此刻毫无察觉,迪恩一行已成瓮中之鳖。

在地面作战指挥部,空军第四军长高厚良少将和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也一直注视着雷达荧光屏上的可疑目标。

由于夜里没有月光,难以辨别机徽,再加上雷达探测距离有限,无法准确判断该机到底是从日本、韩国还是台湾飞来的,因此,存在着它究竟是国民党军机还是美机的疑问。

,指挥部下定决心,只要这个可疑目标再次跨入我沿海领空,就把它坚决消灭!当这架飞机再一次窜入衢山岛黄泽山上空时,高厚良果断地下令开炮攻击。

23日的凌晨,张文逸驾机在短暂的几十秒钟内,就连续向美侦察机3次开炮,敌机只好拖着浓烟拼命地朝公海方向逃去, 消失在舟山群岛东部的浪岗山附近海域。

这是美军 次发生侦察机被击落的死亡事件。事件发生前,美军一直没有在侦察机上配备武器弹药,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侦察机一旦落入苏联或中国之手后,成为武装入侵的借口。侦察机被击落后,美国决定为飞机配备机炮等武器,以便在情况紧急时准备空战逃命。然而,该型机在后来的空中入侵侦察中,仍不时被中国航空兵多次击落击伤。

从未在中国沿海吃过如此大亏的第7舰队不肯善罢甘休。舰队司令普赖德中将从日本、关岛和菲律宾等地抽调兵力,组成了一支由“大黄蜂”、“埃塞克斯”和“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共49艘和多架作战飞机组成的特混舰队,在中国的东海进行集结。随后在浪岗山附近的海域搜索了10多天,在此期间,每天起飞数百架次,沿着中国的领海线往返飞行,一方面掩护其舰艇进行打捞和搜索,一方面则对我方进行挑衅和示威。

在整个海上营救和打捞行动中,美军只捞起了詹姆斯·庞斯福德少校和一级航空电子技术士官阿尔伯特·马丁的尸体。这也是美军在此次搜索中打捞到的仅有的2具尸体。此外其他舰只还捞到了1个机轮和2个燃料箱等残骸。美军舰队在大张旗鼓地折腾了10多天后,最终无可奈何地撤退了。此外,中国方面也找到了两具尸体,由于中国和美国还没有外交关系,中国方面通过英国外事机构,把两具美军尸体转交美国方面。

美国军方在飞机被击落一年后宣布所有人员全部毙命,但迪恩的新婚妻子谢莉坚信迪恩没有死,而是被解放军俘获,被关在一处“秘密地址”。年,迪恩的生前好友拉姆斯菲尔德担任福特总统的国防部长,谢莉立即写信给他,要求他帮助自己调查迪恩的下落。拉姆斯菲尔德随同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时询问此事,但基辛格告诉他中国方面私下告诉自己,他们没有找到任何尸体,也没有发现任何相关情况。

作者

辉心之旅

我以我文写众生,且吟且唱且前行!

感恩遇见!感谢有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