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小诗,字字句句皆是人生真理,最后一首

2023/12/9 来源:不详

6月的江南正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黄梅时节。晨早一场潇潇疏雨后,散步湖堤,微风拂面天气清和。

十里横塘,荷叶挤挤挨挨,白的,粉的,荷花点缀其间若隐若现,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亦诗亦画美极了。

风光如此美好,流连不思归去兮,吟一首小诗与各位看官分享。

潇潇疏雨过,顿觉气清和。

翡翠鸣新竹,蜻蜓立小荷。

风光留客醉,晓色向人多。

节物随时令,浮生能几何?

——诗/飘雪依依《晨步有感》

如何写诗、填词和填词技巧,感兴趣的诗友可以看下《怎样写古诗词学习押韵诗句唐诗宋词仄平诗词写作基础知识》,会对您诗词写作水平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30怎样写古诗词学习押韵诗句唐诗宋词仄平诗词写作基础知识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95.5购买已下架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夏至。“夏至”是盛夏的起点。虽然还没有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但离"入伏"也不远了。

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意思是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蝉鸣是夏日不可或缺风景,那今天依依和各位看官一起来赏读一首咏蝉的经典佳作吧。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虞世南《蝉》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虞世南,字伯施,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

“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流响出疏桐”,“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小诗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原创诗词#

各位看官,小诗赏读完了,还有哪些充满人生真理的诗词佳作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分享。如果喜欢小女子的作品,请帮忙点赞、推荐,留言或转发,谢谢啦!!!

-END-

作者:飘雪依依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6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