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道时从台湾驾机起义,回大陆后,接受毛主

2022/9/12 来源:不详

国民党空军飞行员杜道时,在年4月17日,驾驶着大型运输机,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杜道时经历7小时的惊险飞行,生死一线。终于渡过重重难关,机身带着多弹孔,成功降落在解放区徐州。

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样一位勇敢无畏的飞行员,为何敢在那样的危险时期回归大陆?究竟什么原因让杜道时,要历经重重磨难、冒死拼搏的驾机起义?

爱国情怀萌芽

年2月,杜道时出生在山东高唐县的一户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杜友蕖学识渊博,曾在北京大学就读。

年的五四运动期间,杜道时的父亲杜友蕖因参与殴打卖国贼陆宗舆、章宗祥而被捕,后在狱中不幸染疾,出狱后回到故乡,仍然不忘记宣扬爱国思想,最终病逝家乡。

而年幼的杜道时每次去祭祀父亲时,总能听到伯父讲述父亲曾经的爱国事迹,这给杜道时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一颗精忠报国的种子。

而影响杜道时的这位伯父杜友芬,可是博学多识的清末秀才。杜友芬不仅积极参加了中国同盟会,还在年期间资助过山东共产主义小组活动,后来因为不愿参加国民党,遭到反动派的痛殴。

抗战爆发后,杜友芬艰苦办学,宣传抗日,还编写了一本爱国书籍——《我是中国人》,最终因饥寒交迫,患上不治之症。

年,杜友芬结束了他60年的曲折人生,去世之前还在激励杜道时要报效祖国,誓死抗日。

在两位长辈深深地影响下,杜道时立志要成为一名赤胆忠心的爱国主义者。

少年立志

年,杜道时在北平的汇文中学,读书期间,亲身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这使他的爱国种子慢慢地开始发芽。

由于当时的中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全国各地到处响彻着抗日救亡的号角。那时的杜道时就深刻明白,如果去学文,就不能为祖国带来很大的贡献。

年腊月,杜道时不顾母亲的再三劝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国民党航校第九期。

在开学的前一天,杜道时给当时还未离世的伯父杜友芬写了一封辞别信,并告诉伯父自己抗日救国的决心。

起义的“导火线”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认为在陆军和海军不如日本的情况下,利用空军轰炸,可以做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当时国民党空军只有不到的轰炸机,在短短的一年里,没有后续补充,很快就要面对无法轰炸的情况。

所以,蒋介石试图从美国购买六架B-24轰炸机,由于当时的一架轰炸机需要4名飞行员,6架就需要24名,价格已经很高额的轰炸机,额外还要支付外籍飞行员把飞机行驶到中国的费用。

思前想后,蒋介石决定用中国的飞行员组成“远征队”去往美国接收B-24轰炸机。

以徐焕升作为队长,带领23名飞行员组成“远征队”。杜道时也在其列。

当时的杜道时和刘善本被分到了一组。在美国的这段时间,杜道时和刘善本看到了很多关于延安革命情况的相关报道,他们都深深地被延安精神的光芒所吸引,二人还时常交流,也希望能够尽快痛击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

而当时的国民党却在背地里与日本人私通,这让杜道时非常痛恨国民党的行为,渐渐地杜道时有了进行爱国起义去往革命地延安的想法。

年3月,“远征队”驾驶一批美国制造的B-24型轰炸机回国。

就在年6月26日,刘善本利用从昆明到成都运送军火的机会,驾机起义,飞往红军革命地延安,震惊了国民党当局。

刘善本的这一次“壮举”,让很多爱国的飞行员深受影响,也成为了这些飞行员心中的榜样。

当时听到消息的杜道时,既激动又感慨,也想驾机飞往解放区,但是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便一直默默留守在国民党内。

慢慢地,杜道时也在国民党空军中结交了一批跟自己有同样想法的知己,都提出了想要驾机起义的想法。

年6月,杜道时按捺不住心中的愿望,写信给在中共胶东统战部地下工作的堂弟杜鸣,表明自己的决心。

起义的艰难历程

年,堂弟杜鸣收到杜道时写的秘密信件,得知了杜道时的想法。

杜鸣在部长的指示下,让杜道时约定到上海的约定地点进行秘密交谈,并对杜道时起义的愿望表示支持,也热烈欢迎杜道时加入中共胶东统战部地下党,同时两人还制定了精细的起义计划和一系列的秘密联络信号。

与此同时,杜道时还在跟第八大队的飞行战友进行秘密联络。杜道时希望在起义之前,把妻子跟女儿的隐蔽工作做好。

可正当杜道时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突然收到中共胶东统战部地下党组织的机密信件,信上希望杜道时能继续留在敌军内部,好进一步打探敌方军情,更好的策动大批机组人员参与起义。

杜道时接到指示后,只好作罢,并继续留在敌营中努力策划起义。

后来,淮海战役结束,在蒋介石统领的国民党军阀快要覆灭的形势下,突然在1月15日,蒋介石宣布让空军撤离大陆,并到达指定的台湾新竹机场。

当机组人员撤离并到达台湾新竹后,国民党空军大队居然有二十多名的下级官兵逃散,大家都手忙脚乱,忐忑不安。

因刚到达台湾,原本的机组人员完全被打乱,杜道时又要联络并组织新的起义力量,在本就艰难的条件下,国民党的监查也越发严格。

原来,在年3月2日,国民党空军黄友寿机组继刘善本、俞勃二机组之后,从上海驾第三架B-24型飞机起义,国民党空军当局气急败坏,空军司令王叔铭亲临各部大队训话,并对所有被怀疑的人实行秘密监控。

此时,杜道时已经引起了怀疑,他们要求杜道时,必须按时上下班,并且还派人在杜道时他家胡同口坐探盯梢,每天对杜道时的上下班的早晚时间或者休息日和谁见面,都做好了详细记录,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就会立刻上报。

不仅如此,中队长还时常到杜道时家“探望”,了解情况。

这让杜道时如坐针毡,灵机一动,他想到一个好办法,杜道时让妻子利用上街买菜的好机会,替他前去与起义机组人员保持联系,并继续等待着胶东党组织的指示。

不久,杜道时终于收到表弟杜鸣从上海发来的起义信号。

收到指示后,杜道时立即与起义机组人员,计划找准时机劫机起义。

然而此时大队长张培义却突然下令,要求收缴了所有空勤军士的手枪,即便杜道时和起义的机组人员都心急如焚,但没有枪支、没有武器,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架架飞机起飞飞走。

郝子仪相助

4月10日,杜道时心情低落,并带着妻子和女儿到海边游玩散步。

也正是这样的一个机会,居然碰到了自己的以前老朋友--原空军第八大队的机械员郝子仪。

自年两人分开后,再也没见过面。杜道时只清楚郝子仪被调到运输大队,却不料他也来到了台湾。

得知郝子仪就在同一机组的第二十大队,杜道时欣喜如狂,百感交集。

两人的共同爱国思想,早已经把他俩紧密联系在一起,但由于怕被监视者引起怀疑,两人只能进行短暂的交流。

郝子仪在运输大队里,管理的就是C-46的大型轰炸机,表示并可以提供飞机用以起义。

但问题在于空军当局里,这样的大机型轰炸机没几个人会飞。当杜道时得知可以提供飞机时,立即就跟郝子仪说,C-46轰炸机我会飞。

两人拍手叫好,并迅速地告诉对方联络方法和详细地址。

4月10日晚上十点,杜道时准备上床睡觉,不料郝子仪从后门溜进杜道时的宿舍,紧张地躲进杜道时的被子里,欣喜若狂的对杜道时说,明天蒋经国的表弟毛尚贞要驾C-46飞机去往南京,我一切准备好了,就等你一起行动了。

起义成功

4月17日凌晨4点,两人在指定地点会合。两人看起来非常谨慎严肃,因为他们知道,起义一旦失败,不仅自己要被枪毙,家人也会受牵连。

但是,如今的中国,不能让他们再想儿女情长的事,必须舍小家为大家。即使面对的是死亡,但也毫不畏惧。

就这样,两人迅速穿好机务人员的工作服,在机场入口,郝子仪向监督卫兵说为中队长飞往南京提前做机务准备工作,于是两人就顺利地进入驾驶舱,当发动机启动,飞机的机轮迅速在跑道上滑行,杜道时和郝子仪的心里,既兴奋又紧张。

飞机终于起飞成功,两人紧张地相视着。手心的汗不停地流,时间也在一点一点地过去,杜道时嘱咐郝子仪,万一被国民党擒拿,我们就机毁人亡吧!

郝子仪先是一愣,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飞机急速上升,机身颠簸,两人也是非常紧张,为了躲过国民党的拦截,朝着反方向飞去,就在行驶到陇海和津浦的交叉口,他们突然遭到了国民党空军的袭击,枪林弹雨,机身多处遭到射击。

杜道时在危险时刻依然镇定自若,急中生智,让飞机迅速下降,最终躲过了反动派的拦截,但因为国民党空军油力不足,只好放弃追捕杜道时二人。

很快,杜道时就朝着徐州机场的方向开去,快要到达徐州机场时,共产党空军以为是国民党要突然袭击,数十架飞机,对C-46飞机进行包围打击。

杜道时也不顾上炮轰,立即降低飞行高度,往徐州机场跑道急速行驶过去,飞速滑行数十秒后,飞机成功降落。

杜道时和郝子仪这才如释重负,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就这样,杜道时凭借着高超的飞行技术,经历7小时的艰险飞行,在无数的炮轰围堵下,依然成功降落。

最终,起义成功。

回归大陆,愿望达成

当两人走出机舱口,众人欢呼,热烈欢迎他们,望着那一张又一张热情的笑脸,杜道时留下了激动的眼泪。

两人当着众人的面把头上戴着国民党的标志帽子给脱了下来,扔在地上。表示决心为党的革命事业做奋斗,不久两人离开了徐州机场,去往北平。

4月23日的下午5点,周恩来、朱德等众多领导人接见了杜道时和郝子仪,握着他们强而有力的手,心中波涛翻涌,让人热泪盈眶。

不久,10月1日的开国庆典到来,杜道时和郝子仪光荣接到中央的指示,被任命驾机飞行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并受到了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的检阅。

那一天,是举国同庆的日子,骄傲而热烈的群众呼声,仿佛他们看到中国在一步一步往前走,富强兴旺也在一步一步地实现。

为中国崛起而工作

杜道时一个置生死于事外的当代英雄,十几年来,开辟指导西藏航线,抗险救灾、保卫边境国土,5次荣获国家三等功。

杜道时飞行时数超过多小时,不仅培育了0多名优秀飞行员,也把在美国学习到的航空技术新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飞行学员,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杜道时不仅担任中国航空局空军司令,也担任航空学院检查主任、顾问等诸多职位。

年还任命陕西西安的政协委员。

当杜道时站在父亲和伯父的墓碑前,依旧决然说着不忘祖辈培育,不忘报效祖国。爱国的种子在杜道时的心里,不仅开了花结了果,还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祖国青年。

伟人逝世

在杜道时晚年期间,他不忘当日在台湾并肩作战的飞行战友,也一直希望两岸重归于好,至此,杜道时奋力呼吁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年2月,杜道时因病在陕西省西安市与世长辞,享年75岁。中国的蒸蒸日上,人民的安居乐业,都是一代代的革命英雄,用鲜血肉躯筑起长城,誓死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瞭望历史,勿忘伟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