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位非知名诗人写下一首诗,妙趣横生,

2023/10/20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s://m.yyk.99.com.cn/fengtai/68389/lianxi.html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两句诗大概是我们在初期学习诗歌的时候接触最早的诗句之一了,它通俗易懂的描写,非常适合朗读,而且这两句诗中透露着一种童真与单纯的小美好,读起来令人身心愉悦。《村居》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写人,前半部分基本上是写的静态,后半部分则添加了一个动态。物态人事互相映衬,动态静态彼此补充,使全诗在村居所见的“春”景这一主题下,完美和谐地得到了统一。《村居》清代: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草木生长鸟儿飞舞的杨春二月时节,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般的水汽之中。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回家天色还早,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写作背景: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壮志难酬,于是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心情愉悦写下此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主要写人物活动。诗人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散学归来”用一“早”字,说明连孩子们也让这风和日丽的气候给打动。春景既然如此动人,生活在这如画的春光中的人更是如此,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由景而及人的变化过程,诗人饶有情致地写了一个群童放风筝的场面,这个场面在这美的春日,连平时爱在外贪玩的小学生们也一反常态,放学后早早地回到家,赶紧放起风筝来。这些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读起来令人身心愉悦。(本期编辑:王宁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