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川附新竹拔节成长

2022/6/8 来源:不详

郑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723.html

新教师成长是附中教师梯队建设的重要部分。为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我校采取系统性培养和重点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年7月6日下午,我校举行了新教师期末总结研讨会。四川师范大学张伟教授、学校校长胡昳老师、科研室主任宋晓兰老师、副主任刘显平老师以及附中近三年的新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每一位附中的新教师都是一颗新竹,扎根地下,积蓄力量,拔节生长。让我们一起聆听她们成长的声音。

“一场‘恋爱’修行”

李雪老师分享了第一次当班主任的体验,幽默深情地将与学生三年的相处比作一场曲折的“恋爱”。在这场“恋爱”修行中,师生一同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初识、成长和感恩之路。在学校领导和年级组的关心下,在师父和各位前辈的倾力帮助下,圆满俘获“爱情”。三年的点点滴滴最终汇聚成了学生和家长脸上最灿烂的笑容,也为自己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交上了完美答卷。

(向上滑动启阅)

“三年,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曲折的恋爱过程,而他们是我永远难忘的初恋。这场恋爱经历了初识、成长和感恩三个阶段。

初识——爱的初体验。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像一个纯情少女,对学生充满了想象。他们应该是聪明又伶俐、活波又大方、天真又善良,他们热爱学习,对知识充满了向往,而我们相互体谅、互敬互爱、幸福美满。于是,我对他们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追求。

不久,我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我的恋爱并不顺利,甚至有些艰难。他们调皮又捣蛋,今天迟到,明天作业不交;上课风都吹的倒,下课狗都撵不到,活力爆表;家长诉苦,老师投诉、我苦……在高三下期的一个晚自习,我站在教室后面亲眼目睹了班上的涛涛同学用了一节晚自习时间擦黑板,历经了水洗、干搓、细节打磨等多个环节,直到黑板蹭光瓦亮。实际上十分钟我都没有忍受过去,我叫住他说不用擦了,黑板已经干净了,赶快去上自习,他却说:“李老,你就让我擦吧,反正我也找不到事儿做。”我无比崩溃。班上还有很多这样个性的男孩、女孩,他们有的可可爱爱,有的奇奇怪怪,过分难带,还有的表里不一、屡教不改……我难过、我泪流,脸长包、头变秃。初恋太苦,我像是谈了一场盛大的单恋,小丑始终是我。

成长——爱得理性、爱得智慧。在爱情中受挫后,我开始反思自我。我的他们并不完美,过分期待最后只会是自我伤害,所以合理期待、适度要求是调整的第一步。比如个性男孩康康,他的生存法则就是“我强,就没人能把我怎么样”。我们经常因为他带手机和游戏机而发生冲突。后来我转变策略,允许他将手机和游戏机带入校园,但在校期间必须放在我的抽屉里,放学后带走。同时,我对他的游戏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开始教我如何使用游戏机,于是,我顺理成章的把他戏机带回了家。

其次,不盲目爱,给予对方需要的爱。我经常因爱而不得而烦恼。我师父彭雪梅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也许你给的爱并不是他所需要的。如果你的爱恰到好处,那么才会产生心动的信号。一开始,我就属于盲目爱的类型,只要是不利于学习的行为我都会严厉管教。可是越批评,问题越多,学生也被我推的越远。涛涛不爱学习,他会偷偷看小说、写小说、打游戏,到高三依然如此。屡次battle,虽然我赢得上风,但效果依然不好。后来经过了无数次转操场,坐楼梯、站走廊,我终于了解到他的父母对他管教十分严格,每次当他取得成绩的时候,父母都会洋洋得意的说没有他们涛涛怎么可能考得好。于是,他越来越逆反,他不想成为父母炫耀的资本。我恍然大悟,寻找自我价值认同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发现班上同学喜欢找他讲数学题,于是我抓住这一点在班上对他进行了表扬和肯定,极大地激发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最后,他在考高中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总分分,数学。

第三,找准机会,大胆求爱。我不想自己只是单恋,我更希望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感情。所以,我会坦诚地告诉学生我的难处、我的焦虑、以及我的需求。当他们了解我的难处和需求后,也会乖乖配合我、支持我。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是相互鼓励、相互安慰的。我们一起早读、一起自习、一起查资料、一起解决问题。

我的他们通常都很含蓄,一般不轻易表达爱。所以一度我以为自己只是单恋。在7月8日考英语时,我师父说需要准备一下最后一次讲话,我说这有啥好讲的,我要潇洒的和他们说bye-bye。我师父说:“你想想,你教了他们三年,没什么可说的吗?”那一瞬间,我泪流满面。相爱相杀三年,说再见真的很难。当我站上讲台那一刻,我才刚开口就已泣不成声,可是我的乖乖们说:“莫哭、莫哭,明天还要见面的,哭早了……”我还在想可能难过的只有自己,我可能只是感动了自己。

第二天毕业聚餐我没有参加,一方面是政策要求,一方面是我太感性,害怕自己真情流露太多。晚上九点的时候我就接到视频电话,他们一边哭,一边给我唱《那些年》,每个人还要自我忏悔一番,叮嘱我要好好睡觉,不要熬夜……然后电话这边的我泣不成声,电话那边的学生哭成一团,家长也哭成一团。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的爱早已有了回应,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感情。

爱的终章——感恩遇见,感恩爱。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有很多不足之处,感谢我的学生一点也不嫌弃我,反而会鼓励我、包容我:“李老,你要加油呀!”“大哥,你要坚强”。与其说是我在教育他们,不如说是他们陪伴了我成长。

在这场恋爱修行中,还要感恩领导和年级组的关心,师父和各位嬢嬢的帮助。他们都是恋爱高手,耐心指导我在这场恋爱中如何升级打怪,如何以退为进,如何俘获爱情。在这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中,让我始终能量满满,为爱前行。”

“历练与成长”

高敏老师向大家讲述了班级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温暖故事,也分享了班主任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以及一步步走来的心得体会。高敏老师说,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将最真挚的感情赋予学生,他们也会回馈你最美的感动。

(向上滑动启阅)

“当班主任这三年,每一天都如履薄冰。不怕大家笑话,这三年,我在领导、同事、学生面前哭过,在教室、办公室哭过,回到家躲在被子里哭过。记得第一次被学生当众顶撞,我手足无措,回到办公室跟我的班主任师父张博老师说这个事,越说越委屈,止不住掉眼泪。还有一次因为寝室纪律问题,我打电话与家长沟通,家长不理解,指责我,还说要到领导那里告状。通话结束后,我感到十分委屈,跑出办公室,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掉眼泪,等到情绪稳定后再回到办公室。结果刚到办公室,就碰到李校长来找我,我以为李校长来批评我了,突然克制不住,哭了起来。还有一次,我偶然发现,一个我用心帮助过的学生竟然在私下言语中伤我,那一刻,我感觉自己遇到了现实版的《农夫与蛇》……

大家是不是觉得当班主任特别惨,我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张老师知道学生顶撞我后立即与其他班主任商量对策,他们把那个学生叫过来,班主任们一个一个耐心地讲道理,教导学生理解并尊重我的工作……那个场景至今历历在目!还有那次与家长沟通不顺,李校长是因为别的事来找我,看到我哭成那样,倒把他弄懵了。知道事情缘由后,李校长让我不要怕,告诉我班级进行合理的管理是必须的,不能因为一两个家长不理解而干扰教育原则,有什么问题他帮我解决。办公室不少老师也来安慰我。这些事情,让我发现川附的班主任是这样有底气!我不是孤军奋战,我背后有一个温暖的团队!还有我的学生们,发现我在办公室哭,给我递来了抽纸,我抽出一张纸,上面写了安慰的话,我舍不得用,抽出了第二张,上面依然是安慰的话,我抽完整包抽纸,每一张都写着安慰的话!我的眼泪更止不住了!最近制作毕业纪念册的过程中,这三年的点点滴滴鲜活了起来,才发现有很多欢乐温情的时刻被我忽视了。可能是人往往对痛苦记忆更为深刻,我一度认为当班主任只有苦没有甜。,

虽然这三年,我不止一次怀疑过自己能否胜任班主任,怀疑教师工作的价值。但是我的学生们用他们的文字告诉我,教师工作的意义。这里跟大家分享两段我学生的文字。

第一段来自去年教师节学生写给我的一封信。

这封信,现在读起来也是五味陈杂,百感交集!电视剧《女王的教室》里有一台词“你只不过想被学生称为‘好好老师’而已”。作为老师,我太过贪心,既想要学生喜欢我,跟我做朋友,又想要严格管理学生,有班主任的威严。

在我困顿迷惘的时候,是川附哥哥姐姐开导的话语让我醍醐灌顶。张博老师跟我说,你太在意学生的评价,被他们的情绪所左右,证明你还是一个小孩子性格!何碧蓉老师跟我说,教师这份工作是不能跟学生家长计较的,你觉得再委屈再难,都要去做,这是你的工作,你的职责。陈怡校助跟我说,可以生气,但也要快速忘掉,不要把自己气坏了,不能把工作的负面情绪带回家!唐志云老师跟我说,学生嘛,能有多坏呢?能犯多大的事儿呢?你不要太着急,一件一件慢慢解决。曾伟主任跟我说,相信自己,相信学生,学生都是渴望进步和成长的,对学生、对自己,我们都要有耐心和信心。还有胡校长,经常关心我,鼓励我,与我分享她的教育经历,给我力量。有一次我请胡校到班上给孩子们加油鼓劲,没想到胡校给孩子们进行了两个小时的演讲!还有好多好多帮助过我的老师,不能一一言谢!

后来,我知道学生不喜欢听老师啰嗦,于是我精简话语,把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分开,在化学课上绝不谈班级事务,充分利用班会,精心准备班务十分钟。我知道学生不喜欢说教,因此我努力做到以身作则。学生不喜欢跑操和喊班级口号,我就跟他们一起跑操,一起喊口号,一次都不落下。我也尽量不去在意学生一时的不理解,要为他们的长远发展考虑……

第二段文字是毕业那天学生发在朋友圈的。

这段文字让我看到了一个孩子在川附三年的成长。这时,我第一次相信那句话“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川附有句话“三年川附人,一生川附情”,毕业时我们班的家长和同学把这句话改编成了“三年川附人,一生幸福人”“三年川附人,一生有福人”。在座的各位,作为多年川附人,甚至是一生川附人,在川附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相信大家一定能成为幸福的人,有福的人!谢谢大家!”

“钻研打磨,精益求精”

张茜老师通过讲述自己不断学习、打磨学程设计的经历,与大家交流了学程设计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教案,更是通过对学生、对课标的不断研究,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每一个学习环节进行打磨。精益求精的态度深刻地展现了川附新教师的专业与执着。

三位老师的分享后,胡校长也分享了自己这一年来与老师、学生们共处的幸福时刻,见证了新教师成长的点点滴滴,并对新老师的成长与付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对老师们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与期望。最后,胡校长恳切的说道:“你们的年龄与我的孩子相差不多,我了解你们的不易,感谢你们为川附的付出!”

“专家引领,拔节成长”

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研训结合与专家引领,我们特别邀请了四川师范大学张伟教授对新教师的学程设计做专业指导。张伟教授就学程设计的撰写与老师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合作对话,用简单明了的12个字“想清楚,能落实,教得懂,用得了”娓娓道来,深入剖析,层层递进,直击要点,让老师们对学程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看似一份简单的学程设计却需要老师课前课后不断研读课标、研读学生、不断打磨,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呈现出学生心中的“好课”。

最后,科研室主任宋晓兰老师和副主任刘显平老师分别对今天的会议进行了总结,殷切的希望新教师们能规划好自己的发展路径,利用假期给自己充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成长。

文稿撰写:张茜、李婷婷

文稿审核:宋晓兰田静

技术编辑:袁梦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