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张世安我在村里有块儿田

2023/7/9 来源:不详

北京看扁平疣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46.html

盛夏六月,记者驱车行驶进旬阳市神河镇柳林村,放眼望去,这里满目翠绿,山上郁郁葱葱,河道碧水潺潺,田地里除了绿色的玉米,就是绿色的稻田。顺河道而上,记者看到了一块“柳林村驻村工作队实践田”的牌子,牌子下面是一片长势喜人的稻田。

柳林村驻村工作队实践田。

这时,入户归来的安康市联通公司派驻柳林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世安迎了上来,他介绍道:“今年以来,我们工作队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严守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粮食安全生产两个红线,在做好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同时,我们流转了1亩荒田,作为我们工作队三农体验实践田。”

年7月,37岁的张世安来到柳林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三年来,他时常身穿一身迷彩服,脚蹬一双解放鞋,把自己真正当成柳林村人,每项工作,他都亲自参与,不漏过每一个细节,不马虎每一件小事,而且每一件事他都能够做到合理规划、统筹安排、顺利推进和圆满完成。

张世安(右二)带领工作队员在实践田里插秧。

如今,柳林村以种养殖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烤烟亩(其中村集体经济60亩)、林下魔芋亩、莲菜亩、水稻亩、红薯50亩,引进两个企业,顺山金流转土地亩养殖藏香猪0余头,锦神扬流转土地36亩养殖小龙虾36万尾。

年,在安康联通的帮扶下为柳林村建成了安康市首家“数字乡村”平台,实现了村域治理数字化,同时创新性推出“村企联营”合作模式发展村级宽带,可持续性为柳林村集体增收5万元/年。

提起张世安,柳林村支书、主任王银汉赞不绝口:“小张书记就像是我们村的万事通,难题在他面前,总能迎刃而解。”

据他讲,全村三分之二的人在外务工,村内多为留守老人,所以村内撂荒地较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以来,他们积极动员村民进行粮食安全生产,同时组织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对村内撂荒土地进行流转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其中村集体经济牵头种植了玉米、大豆复合套种.7亩,纯大豆亩。

张世安(右二)带领工作队员正在实践田里插秧。

盛夏时节,正是水稻生长旺季,只见稻田里水洼一片,嫩绿的稻叶在微风中频频点头。张世安说:“柳林村属于富硒水稻种植地带,大米口感柔软细腻,香味儿浓郁,深受周边村民欢迎。今年旬阳市在村里建成了亩富硒水稻种植基地,由副市长杨居侨亲自包抓。这块地为撂荒地,我们流转过来种植水稻,带头进行粮食种植,这也是对工作队员三农工作的一个体验。”

张世安讲,他们从育苗、耙田、抽水、插秧等环节都是亲自上手,即熟悉了三农工作,又与村民拉近了关系,有了共同语言,便于驻村工作开展。同时,他们在村委会周边还收拾了2分菜园,种植了大葱、辣椒、茄子等蔬菜,熟悉了什么时节种什么蔬菜,也补充了工作队的伙食。

驻村干部流转土地种水稻,这在当地成了新鲜事!村民一传十、十传百,一时吸引周边好多群众和村干部来柳林村看“稀奇”,取经验。

张世安(左一)带领工作队帮助村民插秧。

村民王刚说:“1亩地不多,但足以见得驻村干部是扑下身、扎下根来帮助我们过上好日子,乡村振兴有希望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也有希望了。”

“预计9月份能够收获谷子斤左右,折合大米也有斤,今年我们工作队不用再采购大米了。”张世安喜上眉梢,仿佛已经看到了金灿灿的谷穗和亮晶晶的大米了。(记者黄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5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