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先秦商周时期的老师是怎样教育学生的
2023/5/2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www.xxzywj.com/m/
先秦时期的商周王朝,虽说没有专职的教师岗位,但是那些托孤大臣,或叫辅佐大臣,应该算是王朝“天子”的老师吧。商朝的伊尹和西周的周公都可称为极其称职的老师。
伊尹是商朝的开国元勋,在助商汤灭夏和建立商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商汤死后,经过了外丙和仲壬两任短命君王后,由商汤的嫡长孙太甲继位,伊尹责无旁贷地成为辅佐大臣。而他对太甲所做的一切,可以说既是辅佐大臣,更是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
太甲做了商王以后,看见国家内部风调雨顺,外部四方臣服,商朝国势兴旺,因此就开始享乐起来,对朝政之事懒于打理。
伊尹见此,屡屡对太甲进行教育,给他讲述夏桀因失德而亡国的历史教训,给他讲述其祖父成汤创业的艰辛以及灭夏建商的过程,教导太甲不应只知享乐而不理朝政,要像祖父那样做一个有为的君王,要珍惜先王辛苦创下的基业,要遵守成汤之法,不要乱德等等。
伊尹就这样每天不厌其烦地进宫教导和劝诫太甲,但是太甲根本听不进去,最后还不耐烦地说伊尹管闲事管得太多,是不是想要篡他的位啊?
伊尹这时终于失去了耐心,一气之下把太甲押到郊外的桐宫囚禁了起来,然后自己着手打理朝政。反正已经被指想要“篡位”了,别人爱说啥就说去吧,总不能因为惧怕这些闲言碎语,就眼瞅着和先王一起赴汤蹈火共同打下的江山毁于太甲之手吧。
就这样,伊尹在王宫摄政打理国事,太甲在桐宫“面壁思过”。当然,伊尹也不是把太甲一囚就不理他了,因为太甲还需要教育。所以,伊尹一有空就去桐宫进行劝诫教导。
三年后,太甲终于悔过认错,表示今后要从善改恶。于是伊尹大喜,将太甲迎回王宫,还政于太甲。太甲还位后果然一改前非,他修德安民,以德治国。此时伊尹年事已高,见太甲已彻底改过,且能继承先王统治,就放手不再参与朝政了。
周公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功臣,在辅佐周武王灭商兴周的大业中立下了赫赫功勋。
周武王死后,年幼的周成王继位。此时周朝初立,根基尚未稳固,内忧外患,形势复杂。周公和伊尹一样,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辅佐和教导成王的重任。
因成王年幼,尚在学习期间。周公为了使成王尽快成长,让自己的儿子伯禽每日进宫来陪伴成王学习,也就是“伴读”。
伯禽这个伴读做得很辛苦,也很委屈。因为成王年幼,有时免不了出现过失,或有不懂事的行为。每当成王有了过失,周公就抓过自己的儿子伯禽痛心地打一顿。
因为周公是臣,成王是君,哪有臣子打君王的呢?所以周公就用这种让伯禽代成王受过的方法来教训成王。成王到底是个本质善良的孩子,伯禽的一次次受冤挨打,也使他受到了一次次的教育。
成王于七年后正式亲政。成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风调雨顺,百姓和睦,“刑错40余年不用”,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时期被后人合称为“成康之治”,而周成王也被后人誉为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公和伊尹可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位老师,也是极其称职的老师。用“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古人的诗句来形容他们的作为和奉献是再贴切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