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为引打造老干部不老秘方
2023/3/13 来源:不详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离退休干部具有业务经验丰富、工作思路成熟、党性意识强等特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们不仅要注重释放年轻干部的干劲和活力,也要充分发掘老干部的经验和智慧,以党建为“引”,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强化担当之“本”,打造老干部“不老”秘方,让老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继续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增添新智慧、做出新贡献。
补足精神之“钙”,根治“软骨病”,让党性“不老”。“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老干部调离工作岗位后,接触群众少了、生活节奏慢了、工作干劲小了,对自身要求便会有所松懈,党性修养难免会有所退化。要避免老干部患上理想信念缺失的“软骨病”,就要强化政治引领,深化理想信念教育。要以学习研讨为抓手,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深入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定期开展讲座、研讨会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成果;以教育活动为载体,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确保老干部身体老状态“不老”、资历老信念“不老”、党龄“老”党性“不老”。
筑牢思想之“基”,祛除“贪腐气”,让作风“不老”。“志尚坚,不可移;气当鼓,不可泄”,不论干部年轻与否、退职与否,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暂停键”,永远在路上。要从思想根源上着手,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发现、早引导、早制止;对于屡禁不止的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形成“不敢腐”的心理震慑。将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贯穿于老干部工作始终,既对一般离退休干部有共性的原则要求,也对担任过领导职务的老干部有针对性的明确规定,为“不能腐”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同时也要注重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常把老干部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经常性开展走访慰问和谈心谈话活动,让老干部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与关怀,逐渐养成“不想腐”的思想自觉。老干部普遍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个人威望,作风一旦出问题将会极大影响党在群众心中的光辉形象,唯有让老干部拧紧思想“总开关”,继续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方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激励更多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
强化担当之“本”,驱散“躺平风”,让作用“不老”。“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一个老干部就是一部历史,一个老干部就是一本教科书,他们有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是我们党建设新时代伟大工程的重要资源。要强化激励关怀,莫让老干部“躺平”“闲置”,要组织引导老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一方面要搭建发展平台,发挥优势作用。立足家庭、社区、社会三个维度,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培训讲座、走访调研等方式,让老干部在关心下一代、加强基层治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亲自示范指导,把他们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发挥好,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要宣传示范典型,发挥引领作用。注重发现新时代涌现出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先进事迹,将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内涵总结好、宣传好,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带动更多干部和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工作岗位可以退休,发挥余热没有终点,惟有把老干部工作这一党的建设特色工作抓深抓实,让老干部党性“不老”、作风“不老”、作用“不老”,方能激励更多在岗在职干部接续奋斗、继往开来,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来源/作者:白塔畈镇人民政府王沛东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