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竹 > 新竹特产 > > 古诗文里念师恩

古诗文里念师恩

2023/4/3 来源:不详

「本文来源:西安日报」

○钟芳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育人树人,为国家发展、人类进步培养栋梁之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金秋九月,迎来又一个教师节,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徜徉在古典诗词里,品味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深沉的爱吧。

李白曾作《寻雍尊师隐居》:“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通过诗人入山造访之所见所感,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雍尊师所居之处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倾诉了诗人对雍尊师仰慕之意以及寻访不遇的惆怅之情。

李商隐的《无题》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虽叫“无题”,但从全诗意境来看,约定俗成,诗人这句原本写相思之苦,但因描述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才停止“流泪”,让后来的欣赏者不由联想到深沉无私的奉献精神,于是就成为赞美劳动者尤其是教师的名句。光阴流淌,从作者到一代代欣赏者,由此及彼,不一定相同,却有真切实感的联想,才会赋予作品源源不绝的生命力,这也是艺术佳作的意义所在。如此再看这句诗,确实形象地道出了教师这一职业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老师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给学生照亮前进的航程,读来令人敬佩感动。

白居易在《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写道:“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桃李代学生,赞美了老师所培养的众多的精英后辈、学生遍布天下各地,芳名远播。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桃李满天下。

杜甫的《春夜喜雨》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爱无言,大德无痕。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唤醒沉睡的种子,如同在教育园地里辛勤劳作的教师,也如春风化雨般无声,融化莘莘学子的心,使他们的学养思想、行为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启迪和洗礼。

郑板桥的《新竹》曰:“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生的竹子高过了老竹的枝干,然而它的崛起全靠老枝干的扶持;明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前两句是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后辈的成长离不开包括老师在内的前辈培育与教导;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老一辈的扶持,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全诗深刻隽永,寓意深长,常用来表达对老师的赞颂和感激。

谭嗣同在《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中写道:“为学莫重于尊师。”说的是办教育没有比尊重老师更重要的。师者有尊严,教育才有底气;师道成风尚,国家才有未来。知识不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很重要,要想获得知识,就要兴办教育,而教育的核心是传授知识的教师,教师得到尊重,获得社会地位,才会吸引更多有才华的人投身其中,莘莘学子才会从中受益。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自古尊师重教。而“尊师重教”一词出自战国晚期的《礼记·学记》,这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中华文明延绵不绝,其中少不了一代代老师的辛勤付出,他们搭建起传播知识、传承延续文化的时空桥梁。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每当品读一首首经久不衰的古诗文,就会让人体会到古人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的深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