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门外的孩子蒋经国为何无法庇荫他的
2023/2/25 来源:不详北京看湿疹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看了蒋孝严亲笔撰写的《蒋家门外的孩子》,体悟到作为非婚生子女,从门外走进蒋家门内,用了漫长的六十年时间。个中的酸楚,自不待言。
而蒋孝慈英年早逝,至死都没有得到蒋家的认可。
尽管是蒋家的血脉,但他们一直未走进蒋家的大门。
这两个蒋家门外的孩子,就是蒋经国和秘书章亚若非婚生的双胞胎儿子——蒋孝严,蒋孝慈。
都说“富不过三代”,官亦如此。
尽管老蒋曾经叱咤风云,不可一世;
尽管蒋经国子承父业,是蒋家二代中的翘楚;
可蒋家的第三代,一言难尽。
蒋经国与原配蒋方良有四个孩子,三男一女,加上非婚生的一对双胞胎儿子,共6个子女。
其中5个男孩,4个在短短的7年间先后过世,均在50岁前后故去。
现在唯一活着的是一直不曾走入蒋家门内的双胞胎之一,蒋孝严。
蒋家第三代的壮丁,在十年里,急速凋零,不禁让人为之叹息。
蒋经国的三个混血儿子,尽管都不成器,但从小到大一直在蒋家的庇荫下,享受着荣华富贵。
可蒋经国和秘书生的双胞胎,却经历了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双重磨难。
其中弟弟蒋孝慈一直郁郁寡欢,最终英年早逝。
这对双胞胎是蒋经国在赣州做专员时,与才貌出众的秘书章亚若的爱情结晶。
当时蒋经国已是有家室之人,这段感情不被父亲老蒋认可。
孩子六个月时,章亚若“离奇病逝”。
虽然不接受这个为爱献身的女子,但对于有蒋家血脉的孩子他们暗里还是认可的。
老蒋亲自给孩子按照第三代“孝”字排序,取名孝严,孝慈。
但不能姓蒋。
只能冠以他们母亲的“章”姓。
孩子的外婆和二舅被安排带着两个幼小的孤儿,从赣州辗转到江西万安,后又至贵州铜仁,去投靠做县长的章家长子章浩若。
对外称,俩孩子是章浩若的儿子。
所以,很长时间之内,孩子的名字叫章孝严,章孝慈。
年抗战胜利后,他们迁回南昌老家三年,后又被安排东渡台湾。
蒋经国特意安排,让他们搭乘装有故宫文物和中央银行黄金的“忠字号”登陆舰。
起锚前,蒋经国匆匆赶到登陆舰上,以巡视文物及黄金是否装妥为由,看了他一双可怜的儿子。
没想到,到台湾后,他们衣食不缺的日子只过了短短几年。
后来因为孩子的二舅与一直暗地里帮助他们的蒋经国心腹王升有了矛盾,该给的家用不给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变得很糟糕,一直到年他们高中毕业都没有好转过。
生活无法维持,医院,吃个鸡蛋成了难得的补品。
王升不说,蒋经国并不清楚两个孩子的具体情况。
他们新竹的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悬在头上的几盏电灯。
家里买不起窗帘,不是用文具店的有色纸,就是用看过的旧报纸把窗子糊起来。
他们住的房子西晒,到了夏天,尤其下午房子里极其闷热。
外婆和孝严、孝慈祖孙三人睡的小房间,摆着两张竹床。
晚上睡觉时,竹床上的竹片都发烫。
为了消暑,二舅让他们去市场买回一些冻鱼的大冰块,回家敲开放进脸盆放在竹床上,来回移动个把钟头,剩下的冰块让它慢慢融化,这样晚上家里才凉爽一些,比较容易入睡。
单从这件事,他们日子的清苦可见一斑。
睡的竹床年长有了洞,到夏天要垫上两层床单才行,不然会夹到肉。
破竹床陪了他们十几年,一直到他们进了大学还在用。
这样的生活条件,街坊邻居断然不会相信,这两个双胞胎会和显赫的蒋家有任何关联。
两个孩子第一次听到“蒋中正”三个字,是在台湾新竹读小学时。
从小在课本中学习了许多蒋委员长的伟大事迹,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会是“蒋委员长的孙子”。
小学五年级,有一次放学从学校后门穿过陆军眷村回家,几位正在树下乘凉的老人,对他俩指指点点,有一位甚至拉开嗓门嚷:快看,那俩孩子是老蒋的孙子,一对双胞胎,长得好可爱!
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几次,孩子心中难免嘀咕,“蒋委员长”几个字印在他们脑海里。
有天,他们鼓足勇气问外婆,谁是“老蒋”?谁是“蒋委员长”?我们怎么会是他的孙子?
外婆脸一沉,责备道:问这些干什么?现在兵荒马乱,很多人家破人亡地逃到台湾,喜欢胡说八道。“蒋委员长”怎么会跟我们家有关系?以后不要理那些人!
第二天起,为了躲开那些老兵的指指点点,外婆不准他们放学后再走那条路。
无论是祖父蒋介石,还是父亲蒋经国,他们亲自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双胞胎中的老大——孝严,年暑假在成功岭接受预官训练时,终于近距离见到了祖父。
老蒋每年要到成功岭向大专学生兵训话,孝严从进到成功岭的第一天,就忐忑地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8月9日一大早,他们在大操场集合,足足等了一个钟头,终于见到了蒋委员长。
他虽75岁高龄,但致敬词时,声音洪亮,铿锵有力。
全体预官学员全程持枪立正听训,一动不动,足足半个多小时。
章孝严的内心无比激动。
全场只有他知道:“台上的蒋委员长是我祖父!”
致完训词,老蒋在官员的簇拥下,走下司令台,校阅学员部队。
章孝严就站在第1排倒数第4位,他和学员们一起举右手扶枪行注目礼。
章孝严用眼睛余光看着老蒋从右边缓缓走来,心跳加速。
当走过他面前,接触到他目光的一刹那,孝严心中一怔。
这位老人不再是从历史中走出来的传奇,而是自己的爷爷。
他感到他很亲切,因为他晓得那是他爷爷。
孝严猜想:祖父如果知道自己的孙儿和所有优秀预官一样,认真地接受着严格的军训,他该会有多高兴和安慰。
外婆说,祖父早就清楚他们的事。
蒋老夫人还曾差人带口信到南昌,问外婆愿不愿意把这对双胞胎交给蒋家抚养?
如果舍不得,可不可以只抱走其中的一位?
外婆没有答应。
告诉带口信的人说:我女儿都死了,两个孙儿是我命根子,他们是分不开的。
后来外婆年事渐高,解开了他们的身世之谜。
这种不可思议的身世转折,更要隐忍住不能说出自己是蒋家人,这是一种内心的折磨。
当时十六、七岁弄清楚自己亲生父母是谁以后,孝严和孝慈一下子变得沉静起来,甚至内向而寡欢。
孝严第二次再见祖父时,已是12年之后。
年,他秘密从美国回台北,为老蒋奔丧。
孝慈因在纽奥良杜伦大学读博士,正逢学校考试,无暇走开,章孝严一并代表。
王升带他走进国父纪念馆,章孝严被引导到最靠近舞台的较高平台,一般民众是不允许站上去的。
他非常接近安放在舞台中央的蒋公灵柩。
十分清楚地看见祖父安详地躺在里面,这是他生平第二次见到祖父,但已天人永隔,他再也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吊唁完毕,他走出大厅前,身边的一位先生轻声说,经国先生此刻就在我身旁悬着一张黑色大布幕的后面休息。
这位先生显然知道孝严的身份,也晓得他前来的目的,才会特别指出经国先生此时就在里面。
孝严轻轻点点头,没说什么也不能说什么。
4月16日早上,王升还安排章孝严参加了大殓和移灵典礼。
虽然不在家属席,他默默坐在一个角落,还是很安慰地告诉自己,我已进了孙辈的孝道。
这次悄然回台奔丧,对于孝严、孝慈兄弟并无太多实质意义,既不能公开身份,也没正式得到蒋家认同,也就更谈不上对外强化“他是蒋家人”的事实了。
蒋经国的三个婚生儿子,都是受祖父辈的庇荫,混得文凭,谋得职位。
但却连基本的体面都保不住。
长子蒋孝文虽受祖父和父亲的格外器重,曾想把他送到西点军校或维吉尼亚军校,但均未如愿。
最后安排他到加州柏克莱分校念商,不久因故又转学到华盛顿的乔治城大学,均未念毕而中辍返台。
究其原因,蒋孝文本质善良,也很机灵,可从十几岁起,就被一群朋友包围着,走偏了方向。
最后发生饮酒过量的意外,导致脑缺氧造成意识不清长达二十年之久。
在蒋经国去世半年后,蒋孝文也英年早逝。
章亚若生的两个儿子,一直被挡在蒋家门外,外婆教育他们要自强向上,“要让蒋家来认你们,不是你们求着进蒋家”。
后来,蒋孝严成了外交官,蒋孝慈成了大学校长,他们成了蒋家第三代的荣耀。
孝严在年初奉派“驻美大使馆”工作,他是蒋家第3代中,唯一经由特考及格进入“政府”工作的。
十四年之后,年章孝严出任“北美司司长”,部内流传一则小道消息,说老蒋获悉他的爱孙孝严考上了“外交官”,非常高兴。
不动声色地命令外交部长魏道明立即编列预算,设立外交领事人员训练所,除了强化国际公法、司法、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训练外,还安排了高尔夫球、交际舞,桥牌等那时算是很时髦的课程。
听到这种绘声绘色的说法,孝严只有笑笑。
他无从证实,也无以否认。
而蒋孝严的外交官身份,也差点被王升为维护蒋家的脸面利用。
王升有一次提醒孝严,你工作中可以接触到外交部所有的老档卷,不妨去档库里找找,看有没有一份关于孝文在年赴美求学的“专卷”。
王升说,孝文在旧金山曾因驾车超速,被当地法庭判了三天刑期,而惊动“驻美大使馆”和美国国务院,最后由美国国务院出面向旧金山市政府缓颊,才逃过牢狱之灾。
当地左派媒体曾大势报道,外交部一定会有专卷云云。
王升的意思,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没有必要把有损蒋家脸面的事一直保存在档案里,希望孝严利用工作之便酌情“处理掉”。
后来,孝严确实在上万册卷宗中,找到编号GDIBI三七号“蒋孝文”专卷,里面存有三四十页外交部与驻美大使馆当年来往的电文和剪报,其中还有一份美联社的报道,提到当时在华盛顿天主大学念戏剧的蒋徐乃锦,曾失窃过珠宝首饰。
专卷上写着,年元月23日,孝文25岁在加州大学念书,因超速被沃克兰法庭判刑三天,后由叶公超出面向美国国务院交涉,才以罚款解决。
看完专卷,孝严只把它移到另一个卷柜的角落,让以后的人不太容易找到,并没有照王升的暗示把卷宗带走,因为他清楚自己公务员的身份。
读了那份专卷,他只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孝慈和他都是蒋家后代,但他们完全是活在另一个世界。
同样是经国先生的孩子,孝严和孝慈为了起码的生活维持,还要辛苦地挣扎,但孝文兄妹四人却生下来就是龙是凤。
其他的不说,光是被冠以“蒋”姓,就几乎用了他们一生的时间。
而孝慈却没等到这一天,就离开了世间。
孝慈尽管顺利出任过法学院院长、大学校长,但他看起来一直心事重重,很少开朗过。
孝严和孝慈留美返台后,他们不寻常的身世渐次在台湾传开。
有段时间,孝慈常在报上写文章,或接受广播电视采访,或发表言论,逐渐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