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相倚得扶持善美风吹满园春新教师入职
2022/6/1 来源:不详新竹相倚得扶持善美风吹满园春
新教师入职研修心得主题感言(一)
教学工作小结
△章龄
很荣幸,我被任伯年学校选中担任了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当我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是个有挑战性的工作,但我始终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再调皮的孩子,也能够被管理好。
在我的固定思维中,我认为教师应该是要面带笑容,和蔼可亲的,但是很快我就发现,刚迈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们,这样的和蔼可亲却容易造成他们的不以为然。当我面带微笑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同学们就开始嘻嘻哈哈了,以至于,接下去我不管再怎么声嘶力竭,他们都无动于衷。于是,两节语文课,以失败告终,站姿站姿学不会,坐姿也没个坐姿,师生问好环节也是零零散散,一遍又一遍得教,却是一遍又一遍地失望,离自己心里的预期差了好多好多。
课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且向班主任讨教带班方法。从班主任那里,我学到了很多,我意识到,小学低年段,最重要的是要立好规矩,让他们规规矩矩地做事,规范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态度。小学生就像是一张白纸,刚进来,什么也不懂,要学的东西也有很多,让他们学会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我认为有这几个方面是很重要的。
首先,课堂秩序。
这也是我第一天上课中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有些学生行为不规范,比如我遇到的,课堂中脱了鞋子到讲台上走来走去的,甚至课堂中擅作主张上来看多媒体电脑的,屡教不改的学生,我当时选择了忽视。我认为忽视他们,他们就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没意思。然而我错了,忽视他们,别的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不集中,然后对于我讲的知识点,也没多少人能真正听得进去。后来,班主任老师与我交谈,我才恍然大悟,课堂秩序,是多么重要的一项,我的方法错了,在遇到行为不规范的学生,我们当时就要制止他们的行为,等到所有人都静下来,都端正坐姿以后,才可以正常教学,这其实也叫做教育公正公平。我们绝不能忽视每一个学生,也不能选择忽视,我们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帮助此类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克制住自己内心的冲动,冷静地听课,积极地回答问题。在这里,我并不是想给学生归类,好生与差生都是我的学生,既然我的教育生涯中遇到了他们,那我就应该对他们负责。
其次,教学兴趣激发点。
从第一天的入学课程中,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学生在对于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点,会学乖。比如我讲了开学第一课绘本《小魔怪要上学》,很多原先管不住自己的学生,也会安静下来,认真的看着我给他们讲,并且认真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从这项环节中,我体会到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是何等重要!枯燥地传输知识,只会使课堂变得索然无味,然而激发学生的对知识的兴趣,会使得教学过程事半功倍。所以,今后教学过程中,有趣地上课,有趣地学习,便成为了我研究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
最后,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这词,概括的内容比较多。我说说我在这短短两天内的感受吧。令我最深有体会的是:教育要严慈相济。首先,我们应该是严格的,尤其是在低段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对自己的要求要更高。我们要以高要求来约束学生,使其摒弃从原来幼儿园阶段或者家庭教育中带来的不良行为,比如,乱踩草坪,或比如上课乱讲话。其次,对于有进步的学生,我们也要加以鼓励夸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肯定他的努力。比如我班一个男生,比较典型,特别不乖,不把老师的话当回事,我行我素,但是通过我们一开始对他的严厉批评以后,他的行为明显有所改善,我们发现当你鼓励他的时候,他会做得一天比一天好。所以,严慈相济,如何去端稳这个天平,是一项值得深究的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新晋的任课老师,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感谢学校各方给我的这个机会,也感谢校方对我的信任,今后我相信我的教学工作会越来越专业,越来越上道,我也坚信我们一年级学生在我们专业的带领下会变得越来越好!
章龄
年9月2日
初为人师
——新教师教育教学有感
△沈丽
从离开学校,到步入社会;从迷茫无助,到决心为人师;从看着老师教导我们,到自己终成为一名教师。在初为人师的这段时间里,我体会到了艰辛和劳累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收获颇多。
教育,看上去是很简单的两个字,但要做好却真的不容易,需要付出爱和责任,心血和智慧。初为人师,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怎样走好自己的教育之路?
学期初始,学校便安排骨干教师与我等新教师进行师徒结对活动。值得庆幸的是,我与经验丰富的周老师进行结对。我们同在一个办公室,我不仅学习到了宝贵的教学方法,体会了到了为人师的不易,更领悟到了一位好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我下定决定要向周老师学习,做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多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听取,也终归要与课堂实践所结合。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一下子面对45个学生,内心不免有些紧张,未免有些担心是否能把课完整地上好,是否能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又是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