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偏远的县城高中,为啥有那么大的凝聚力
2023/5/2 来源:不详一所偏远县城高中,最近迎来了七十周年校庆。除了各级领导的到来视察,我感受最多的还是分散在祖国各地和海外校友的大力支持。这就是郸城一高的魅力,郸城一高的凝聚力!
办公楼北京、郑州、上海、深圳、等全国各地的校友会以及海外校友会,纷纷向郸城一高表达祝贺,纷纷向母亲表达感激之情。
其实郸城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县城,它是周口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豫皖两省交界处,其地貌为豫东平原。相传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在此将“丹”炼成,故称“丹成”,后谐称郸城。西周属厉、陈,战国属楚,秦属陈郡苦县、项县。
领导集体如果没有一所崛起的重点高中,相信它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郸城一高太亮眼了,光芒四射,成绩突出,输送一批批重点高校的学生,很多学子在这里涅槃腾飞。老师们的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哪怕外来的学生只在这所高中复读一年,灵魂深处已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深圳校友捐赠以年高招成绩为例,郸城一高再创佳绩,32名考生被清华、北大录取,近9年共有名考生被“两校”录取,高招各批次上线人数实现“十四连增”,本科上线首次突破万人大关,一本上线人数全省县级第一,中招成绩实现周口“十二连冠”,创造了全省有名气、全国有影响的郸城教育经验和郸城一高名校,成为展示智慧郸城的靓丽名片。
上海校友捐赠风雨70载,人生同创路。有上海的校友留言,祝福母校郸城一高70华诞,同为上海校友会的一员,看到我们一高上海校友会的礼物从群策到选品,从制作到完好送达母校,又看到昔日校长和恩师们的合影,瞬间泪目,这所承载了我们的青春美好的校园,这里寄托了我们儿时的梦想和希望,祝福母校越来越好,桃李满天下,誉满华夏地!
在韩国的校友留言,我是届毕业生。时光如白驹过隙,如今离开母校已经20载。还记得我把校报上的优美句子摘抄在本子上,背会,以后写作时用得到。为了弥补偏科的数学,每天午休时间在啃习题集。整整坚持了三个月,数学终于补过来。想起在五大综合班,我和好友每次考试后,找出错题,交换不同的解题方法,总结教训,争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历史王朝红老师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每次气馁时,耳边总想起他敦敦的教诲,因此我爱上了历史课,用编的顺口溜来背诵一些基本知识题,高考时,历史考了分(总分),靠着国家和学校奖学金、勤工俭学、家教等方式,读完本科,保送读完了硕士。读硕期间,学费全免,每个月还发块生活费。住宿费是打工挣的。可以说,我的大学除了第一年,我没有花父母一分钱,有时候还会把自己打工的钱寄给家里。为了报效祖国,硕士毕业后,我在韩国的孔子学院及大学教授汉语,传播中国的文化。我深知我代表着祖国的形象,所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为人师表。工作十年后,为了圆自己一个梦想,我开始攻读高丽大学的博士。也是拿了全额奖学金及BK财团的奖学金(博士一个月万韩币,相当于人民币,可以拿8学期)。目前博士读了五个学期,我已经发了8篇核心小论文,也算是回馈学校。借此校庆之际,向坚守岗位的教师们说一声:“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寄语学弟学妹们:“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如今,郸城一高这株幼苗已经长成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培养的数万莘莘学子奋战在神州各地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