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扬州作画师绿杨萧寺几淹留
2024/12/26 来源:不详郑燮柱石图轴(扬州博物馆藏)
郑燮行书『江上愁心』七言诗轴(扬州博物馆藏)
郑燮行书“蔡邕书”轴(扬州博物馆藏)
郑燮行书五绝诗扇页(扬州博物馆藏)
郑燮行书『船中人』诗卷
■朱云瑛
展讯:今年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诞辰周年,为此,扬州博物馆联合国内18家文物收藏单位,将余件(套)郑板桥的书画作品展陈于扬州博物馆。展览于11月21日开展,展期持续3个月。
郑板桥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著有《郑板桥集》。
郑板桥于康熙五十二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他曾经写过两幅著名的书法作品:《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其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也是他一生为人处世的准则。
郑板桥一生坎坷,磨难不断,但无论是家遭不幸,还是仕遇不顺,他都长期漂流在扬州,在扬州生活、读书、吟诗、作画、交友、游乐。扬州自古繁华地,郑板桥早年曾作《扬州》四首,其中之一:“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词人久已伤白头,酒暖香温倍悄然。”由此可见,扬州是郑板桥心中的远方和归属,他把扬州作为躲灾避难的栖息地,可谓是与扬州结下了诸多“难”缘。
一、“难”度扬州:
落拓扬州一敝裘,绿杨萧寺几淹留
郑板桥祖上是书香世家,家有田产近亩,但到他出生时,已家道中落。父亲郑立庵虽有学养,却仅考得个廪生,靠教几个蒙童,枯守家园,生活十分拮据。
郑板桥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郑板桥年幼无知,犹自“登床索乳抱母卧,不知母殁还相呼”。父亲后来续弦娶了郝夫人。可命运弄人,在郑板桥十四岁时疼爱他的继母郝夫人也去世了。郑板桥从小由乳母费氏抚养长大,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郑板桥一直对乳母非常感恩,曾作《乳母诗》以示纪念:“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
郑板桥的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少年时期曾随父亲到仪征真州毛家桥读书。郑板桥天资聪颖,到八九岁时已能够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了。到十六岁时郑板桥又拜家乡先辈陆种园先生为师,学习填词。陆先生才华横溢,尤善填词,书法绘画也颇有个人风格。郑板桥本来根基就很不错,再经名师点拨,很快成为当地有名的才子。
郑板桥二十三岁结婚,其后育有一男两女。在他三十岁时,父亲郑立庵离世,留下了一大堆债务。债台高筑且一事无成的郑板桥遂作《七歌》感慨其平生:“郑生三十无一营,学书学剑皆不成。市楼饮酒拉少年,终日击鼓吹竽笙。今年父殁遗书卖,剩卷残编看不快。爨下荒凉告绝薪,门前剥啄来催债。”破屋偏逢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不幸接踵而至,后来妻子、儿子也接连过世。郑板桥在走投无路之际,不得已来到了扬州以谋生计。
郑板桥来到扬州后,开始住在天宁寺下院建的别墅“枝上村”,后来经常住在天宁寺。天宁寺始建于东晋,相传为晋太傅谢安别墅,后由其子司空谢琰请准舍宅为寺,名谢司空寺。武周证圣元年()改为“证圣寺”,北宋政和二年(),宋徽宗赐名“天宁禅寺”。元末,寺毁。明洪武年重建,后又屡经修葺。清代列扬州八大古刹之首,康熙、乾隆多次南巡,均将此作为行宫。据载,当年“扬州八怪”初到扬州时,因生活所迫,几乎都在天宁寺寄宿过。
“落拓扬州一敝裘,绿杨萧寺几淹留。”在扬州,郑板桥居无定所,漂泊度日,衣服破了,是同为落魄人的歌妓帮他缝补。患难时期收获的情感更加弥足珍贵,一首《悼亡妓》纪念了当时郑板桥的一段感情:“楼闲别语太凄清,乍忆长生七夕盟。绝代可怜人早死,十年未见我成名。”
郑板桥“十载扬州作画师”。其间,郑板桥曾经有两年多时间,出游过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和北京等地,也间或往返于兴化老家,但他生活的基础已奠定在扬州,扬州俨然成了他的故乡。来到扬州躲债和避难的郑板桥主要靠卖画为生,可是,虽然他的兰、竹、石已经画得很出色,但由于没有名气,画却卖不出去,收入微薄,生活难以为继。无奈之下,只好一边卖画一边教馆勉强度日。
二、“难”读扬州: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
郑板桥虽然家境贫寒,但他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同时代的学子一样,想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读书—科举—做官,这是人生三部曲;秀才—举人—进士,才是一条光明大道。郑板桥的故乡兴化出过很多达官贵人,仅明朝中叶以后通过科举位居宰相的就有高谷、李春芳、吴甡等人,其中李春芳还是状元出身。这些历代先贤,对郑板桥的影响和促动很大,他希望同他们一样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曾在《板桥自序》中感慨:“明清两朝,以制艺取士,虽有奇才异能,必从此出,乃为正途。”
郑板桥对于科举非常执着。科举制可以说是中国人举世无双的人才选拔机制,给广大百姓提供了比较公平的社会上升的阶梯,打破了以门第和举孝廉为主的人才选拔机制。康熙五十二年(),二十岁的郑板桥考取了秀才。为求取功名,备战乡试,雍正六年()春天,时年三十六岁的郑板桥,再次来到天宁寺,寄居寺里读书。按科举制度的规定,取得生员即秀才资格后,就要进行第二步考试——乡试,也就是省级的考试,乡试合格者方为举人。取得举人资格后,才具备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会试合格方为进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科举之路尽管异常艰辛,但郑板桥已义无反顾,不入宦海誓不罢休。
郑板桥在天宁寺所读之书,自然是为科举做准备的《四书》《五经》之类。郑板桥一手揣着方百川的精致制艺文章(八股文),一手捧着徐文长的《四声猿》,在天宁寺苦读不辍。夜深更阑,残灯如豆,饥寒交迫,困顿疲惫,郑板桥仍然坚持默写经文。郑板桥平日不喜欢背诵,但是为了迎考,又不得不背诵。为了提高学习兴趣,检验学习效果,他经常和学友志士进行默写经文比赛,“日默三五纸,或一二纸,或七八十余纸,或兴之所至,间可三二十纸,不两月而竣工”。经过夜以继日地发愤,郑板桥能够将《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全部默写下来,“虽字有真草讹减之不齐,而语句之间,实无毫厘错谬”。
郑板桥读书善于学思践悟,虽是博闻强记,但非死记硬背。郑板桥有其灵活的读书方法,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他还说:“五经,二十一史,藏十二郭,向向都读,便是采子;汉魏六朝,三唐两宋诗人,家家都学,便是蠢才。”郑板桥认为,即使应付科举文字,也要有“新鲜秀活之气”,使人“悦心娱目”。由此可见,郑板桥读书崇尚精选精读,学以致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雍正十年(),四十岁的郑板桥考中举人。不惑之年,考中举人,大器晚成,佳音传来,郑板桥作《得南闱捷音》以志贺,诗中写道:“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喜又增悲。”“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中举之时的郑板桥,既有喜悦也有忧伤,感慨万千。乾隆元年(),四十三岁的郑板桥赴京参加殿试,以二甲第八十八名也就是倒数第三名的成绩考中进士。考中了进士,郑板桥非常高兴,画了一幅《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其喜悦之情溢于诗画。
“康熙雍正乾隆,秀才举人进士。”这是郑板桥对自己科举之路的简练总结。郑板桥从二十岁到四十三岁,二十余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终于如愿以偿,功成名就,个中辛酸,难以言表。
(来源:扬州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