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才女绣出蒙娜丽莎,效果如同照片估
2023/5/21 来源:不详引言
我国的道教典籍《道德经》是如今除《圣经》外,被世界各国翻译并发行最多的文化名著,其中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表明了所有事情都是从小做起慢慢积累的,比如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她就是用一针一线秀出了价值万元人民币的《蒙娜丽莎》,其效果如同照片!
苏绣,在清朝时期就已经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最早发源于多年前的江苏省苏州市吴县一带,因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及绣工细致、色彩清雅、图案秀丽等特点而广受国内外人们的欢迎。年5月20日,为了保护苏绣这项民间传统美术技艺,使苏绣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国务院将其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苏绣各个流派的众多“名手”里面,苏绣才女姚惠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姚惠芬工作照01
姚惠芬,年出生于我国江苏省苏州市,因为父亲是当地顶级的刺绣稿绘画师,每天面对的都是飘然于指尖织布上的艺术,所以在从小的耳濡目染之下,姚惠芬对苏绣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江南水乡女子天生的心思细腻、娴静优雅,更显得姚惠芬与生俱来就是学苏绣的好材料。
▲姚惠芬的苏绣作品在姚惠芬年仅几岁之时,她就已经拿起针线开始学习苏绣,并且很快便掌握了其中的精髓。随着时间的流逝,姚惠芬的刺绣技艺愈发炉火纯青,她的作品不再只是犹如机械流水线一般,对那些高级布料进行二次加工,而是赋予了它们生命,用自己刺绣出的图案为布料注入了灵魂。
▲姚惠芬刺绣照然而,天生就极富创造力的姚惠芬并不满足于此,她想要改变这种在自己看来,已经千篇一律的所谓“绣法”和“套路”,于是她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刺绣方法,无数次地尝试绣制不同的图案。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她接触到了来自西方的油画,这种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的作品让姚惠芬觉得,或许可以将之与东方的苏绣相结合,中西合璧也许会碰撞出颠覆传统的火花!
02
为了寻找到苏绣和油画中西结合的结合点,姚惠芬照着油画,乃至水墨画和素描画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悉心寻找着其中的规律。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之后,一直困扰着她的“瓶颈”终究被突破了,姚惠芬独创出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被命名为“简针绣”的苏绣刺绣手法。
▲姚惠芬刺绣时照片据姚惠芬介绍,“简针绣”是她在“乱针绣”这种刺绣手法基础之上的改良,以道家“大道至简”的思想为核心,去粗取精,化繁为简形成了简约而不简陋的留白风格。那根小小的绣花针在姚惠芬的手下如有神助,行云流水般地千变万化。
▲苏绣版《蒙娜丽莎》姚惠芬从事苏绣刺绣近25年来,不仅屡屡荣获工艺美术大奖,还兴办了自己的绣庄——姚惠芬刺绣艺术馆,她也被世人称为“苏绣才女”、“刺绣界女神”。她的作品曾连续获得三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张大千肖像》、《泼彩红荷图》、《荷之韵》和《蒙娜丽莎》等,其中尤以《蒙娜丽莎》为人们交口称赞。
▲姚惠芬传授苏绣技巧照片这幅由姚惠芬呕心沥血,一针一线仿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著名画家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进行刺绣的绣品,其效果仿似相片,据专家估计价值可达百万人民币,许多收藏家想收藏却求而不得。对此网友纷纷表示,这才是艺术,这才是真大师。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姚惠芬在自己取得成功之后,并没有敝帚自珍,反而真正肩负起了苏绣文化的传承,在她的姚惠芬刺绣艺术馆创办了苏绣人才培养基地,将自己掌握的技艺倾囊相授。
结语
清朝时期的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在其诗作《新竹》中道:“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表明了新竹能够长得比旧竹高是因为有老竹扶持,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长出时,曾经的新竹又会扶持它们,如此一来竹林就会变得郁郁葱葱。这正如苏绣的传承一样,姚惠芬从前辈手中接过技艺,又毫无保留地传给后辈,也正如中华文化代代相传一样!
参考资料:
《道德经》
《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