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法院竹结
2022/11/20 来源:不详“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无可医。”
——宋·苏东坡《于潜僧绿筠軒》
少时,在房前屋后、池塘边、山野之中,见过不少竹子,倒也觉得不足为奇。
读书后,始知:竹子与松、梅构成“松竹梅岁寒三友”,竹、松、梅、月、水构成“五清图,竹、松、萱、兰、寿石构成“五瑞图”,竹子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自己虽然不喝酒,但在家中酒柜中藏有梅、兰、菊、竹白酒一组。
近两年来,随着读书学习、创作诗歌散文的激情不断高涨,也阅读古代名人关于竹子的古诗,如清代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新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来扶持》”。《咏竹》:“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行竹叶。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既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又学会如何做人做事,使自己活得更通透,更有写意。
记事时,那是一个物质困乏的年代,家在农村的大舅有一手好手艺,就是编制竹器具,如竹篮子、竹笼等,然后拿到太要街道上去卖,挣钱以维持家中日常开销。竹子的另一个用处就是谁家小孩过满月时用竹子做旗杆,上面绑上被面、铅笔或钢笔,立在家门口,以作为小孩过满月的标记。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随着对哲学学习的深入,随着对文学兴趣爱好的日益浓厚,对人和事物的认识也深刻得多,尤其是对竹子的认知,更深入一层。竹在清风中瑟瑟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让自己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依然的品格,更为诗人称道。竹子的挺拔洒脱、正直高洁、清秀俊逸成为自己的追求。
翠竹依阶低吟,挺拔劲节,既有梅花凌霜傲雪的铁骨,又有兰花翠色长存的高洁,并以它那不屈的气节、谦逊的胸怀、超群脱俗的个性,充分体现了君子之风,也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
竹子秀逸而风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青春永驻;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竹子空心,内敛低调;竹子弯而不折,折而不断;竹子生而有节,竹节必露,高风亮节。
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终成瀚海般大气候。竹轻盈细巧、四季常青,有百般柔情,却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竹不开花,清淡高雅,纤尘不染,不图华丽,不求虚名,自然天成,为世人所倾倒。
竹子总是默默生长,无论是在房前屋后,还是在田野山间,尤其是在沟沟壑壑,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其坚韧专注、为人师表的精神无不令人崇拜、令人折服。
竹子外表朴实无华,却用途极广,竹笋可食用,竹林供观赏,竹子可制作竹凉席、竹床、竹椅、竹雕刻、竹编织品,制作竹胶板、竹地板等建筑装饰材料,竹子浑身都是宝。
几千年来,竹的悠久文化精神已深入国人骨髓,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勇前行,追赶超越。
竹子顽强的活着,顽强的生长着,活出竹子的意义和价值!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