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不光画竹,咏竹也是一流,写给老师的

2022/9/29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诗往往总是爱言至于此而意在彼方。甚至可以说,诗永远不满足于仅仅表象所能带给人们的单一意思。细心的朋友也许早已经发现,其总是把比字面多得多的东西潜伏在隐喻里。下面这首《新竹》,就是这种手法的典型之一。表面上,这首诗是在写新竹,而此诗真正的意图,则是表面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实际上它在隐喻里向人们倾诉,新一代的成长,什么时候都离不开上一代的积极关爱与扶持。

《新竹》(清)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此诗的开头两句句直奔主题。首句的意思是新一期的竹子,长势已经超过了旧有的竹子。诗人在此句中以“新”、“高”、“旧”这三个字为骨架,从而给我是输送他想要的寓意。这样其既给我们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也更是为第二句的做叙而所作好了准备。

郑板桥的作品

诗的第二句一出,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首句之所以带上旧竹,并不是让其当作陪衬,而是以此向人们讲述新竹的成长,完全是凭仗老竹的催生和庇护。到此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诗人若是单纯地写竹,其肯定不会如此来写的。因为竹子毕竟没有任何情感的植物,其自然就不会产生什么恩惠之情。诗人之所以这么写,其寓意自然是已经不言自明。

接下来的最后两句,诗人则是主要描绘新竹成长之宏图。意思是待到下一年,就会有更多的新竹可以茁壮而出,更多的它们又会孕育更加多的新竹,就这样子子孙孙的繁殖,池塘周围就能布满郁郁葱葱的高大成竹。乍一看,貌似这结尾两句除了无穷无尽的繁殖外,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那么,结尾这两句还有没有深层次的意蕴呢?答案是肯定的:对,自然是有。我们可以在末句的末尾一词“绕凤池”中,把其端倪找出。“凤池”,池塘的意思,貌似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再加一个“绕”字,其寓意就显现出来了。因为这样一来,池塘虽然是普普通通,但其作为根据地所拥有凝聚力却是一直存在的。尽管新竹越来越多了,但它们没有偏离方向,它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围着自己的祖地而茁壮生长。经过这么的一分析,此诗是不是对我们的寓意就出来了?是啊!本忘不得……

《律解:新竹》新竹添绿旧年竹,初长出头望宇呼。全体盘根携老干,满诗触景记初株。下年又是多多育,后世曾经重重书。十丈龙孙无忘本,千秋蒿草岂飘如?————七律平起入韵(新韵)

郑板桥的作品

出句:十丈龙孙无忘本,

下联:才友们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