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代入沉浸式乡愁的古道本格叙事

2023/12/14 来源:不详

可代入沉浸式乡愁的古道本格叙事

——马月兰散文集《铺花的西京古道》审美

温阜敏

癸卯初夏的日子,和风拂熙,朝霞染红。欣读《铺花的西京古道》(团结出版社年版),沿着马月兰清素的文字,走上那条铺花的西京古道,悠长深厚的文化美感引力,唤起我内心缤纷的情意,潮汐起伏。

1、本土的审美意识与古道叙事

当下韶关本土当代文学的散文创作,总是未能蔚成泱泱河流,所幸总有一些清流浪花间或涌现。来自乳源少数民族地区的马月兰,即是韶关当代文学散文创作涌起的的一个亮点,是中生代散文作家的一个突出代表。散文易写难工,作者以朴实真情的笔触,让散文集有意思,有意涵,有意蕴,有意味,作了较系统的古道家乡审美。

步入《铺花的西京古道》,你会接触到作者在书中融真情实感于如实描述的笔墨,全书通过古道叙事以作大桥家乡审美,她扣住西京古道(以此为轴心)写大桥家乡风物,随心所欲,通透自在。她的散文多是依顺时铺开,再以插叙点缀。没有刻意的构思设计与结构谋篇,总的表现为朴实无华而含蕴丰富的叙事风格。

我得于惬意地凝视这片文字的绿水青山。

1、家园情怀与地阈性的重筑

读过散文集的后记,印证了我的想法,对女作者而言,写散文,也是一件自然生发的事儿,情到深处,水到渠成。古道女儿的散文偏于山野茅草味的文字,用朴实文字丈量家乡的红土地,用含情笔触描绘往昔的记忆,散发生活的气息,抵达生活的深处,这是文字维度的古道家园,也是古道女儿的眷眷情怀。

第一辑“古道风光”的篇什,这些的系列呈现。如作者所感慨:“南岭西京古道,就像一幅穿越历史时空的画卷,让人一走再走,也走不出那画面;南岭西京古道,又像一部历史长篇巨著,让人一读再读,怎么也读不完。”(《千年古道梯云岭》)从开篇的《西京古道风雨亭》到《灵山幽泉古寺》煌煌18篇,举凡四季南岭、沧桑古道、风雨亭、寺庙道观、青莲山、梯云岭、深源古村、三元墟、南水湖、通济桥、瑶族风情、奇石香茶……如展开一副贯穿古今的绘图长卷,娓娓道来,覆盖全面,概说齐整。作者审古道美审家乡美,善于感受乡野的美,善于描绘自然的美,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亦有它独特美丽的自然景观。平和沉静的山峦,孤峰耸立,如乳如笋,横亘天际,奔涌如涛。有江南的温润,有西北的豪迈,亦有高原的蔚蓝。黛绿色的山脉处处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仙洞。湛蓝的天空中,许多鸟雀在此展翅飞翔。”(《南岭三阳仙》)俨如古道家乡的画廊,让人如履其中,琳琅满目。我会联想起鲁迅的散文诗《好的故事》,那些铺展洇染开的风光。

作者的散文擅长结尾,常营建一段意境,以余音袅袅。如《古道南水湖》,“西京古道上的南水湖,如一个婉约柔美多情的女子,总是吸引着过往的行人。那千年的足迹,似乎至今仍存留在碧水青山、空蒙烟雨的湖畔古道上,然而再次回首,却已是经年的过往。只有悠悠的湖水和翠绿的青山,依旧在此默默地守望。如今的南水湖是那么的纯净秀美,浩然迷人的景致,足可让人忘却以往的云烟。”有照应文首,定性小结,依景抒意,思绪青山绿水发散开去。还如《油茶飘香在深秋》,“青山依旧在,油茶树每年秋季亦会如期结满茶籽。世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来不及品完那一盏细雨春茶,已是满眼的清秋。曾经的人和事离我们渐行渐远,只有茶油的香味一直萦绕在我的唇齿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的“豹尾”,有力饱满,可以玩味反刍。

2、客家烟火味的古道叙事

这是马月兰式的“客家山歌”、家乡组歌,不动声色从容叙事的散文笔调,复活着古道的乡村与童年。我作为一个客家籍读者尤感熟悉亲切,尤易“对号入座”,常常顺然代入角色与情感。

窃以为《古镇四韵》是一篇很好的代表作,它以“古道迢迢”“古桥悠悠”“古院庭幽”“古村深巷”四题结构,由远及近铺衍开,构思浑然,情景交融,写得精巧而深情,从讲古到讲人,从观景到发思。如“古道迢迢”说到,“故至今仍有那么多人,千里迢迢,一来再来,不知他们来此,是想在长风中倾听千年的马蹄声,还是想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寻找以往赶考学子的足迹,又或是想在绵延的群山里寻找远古的夕阳明月,享受那一缕沁人的清风。”设问的排比,将古道揭开联结古今的意义。“古村深巷”写道,“古老的村庄,幽深的庭院,窄小的深巷,所有古朴的元素牵扯着无数路人纯粹的向往,人们总想在古朴的气息中怀想逝去的岁月,寻找心灵的归属,农家的孩子更是如此。从小在古巷里玩耍,在古巷里长大,巷子里洒下过许多乡村儿童的欢乐与笑声,儿时的故事被如水的月光洇染在古老的门扉。”读至此,我的童年油然穿越而来,叠合在这些平静的叙述里复现如初。作者善于发掘那些隐藏在老村旧屋里的温情,“在斑驳的阳光下,温一壶客家烧酒,享受一段诗酒年华的闲逸。让尘世间所有的烦忧掺入杯盏,消融在淳朴的生活里,飘散在深深的古巷中。再看那门前晾晒的稻谷,还有那竹竿上一串串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不知不觉就让人深陷在这些自然风物的思绪和情感中,再也没有什么世俗的力量可以将你侵扰。”这里,作者朴实地说出了乡村文化的审美价值。有哲人说得好,我们碌碌终生都在寻找两个东西,一个是价值感,一个是归属感。价值感来自于被肯定,归属感来自于被爱。作者也在乡村寻找精神的归宿。

作者还善于表达与景物的交融,享受平和恬静的境地,这是心静气和才能有的笔墨。《故乡的糕饼》写道,“这是儿时记忆中最宁静,最美好的夜晚。清凉柔软的夜风,自悠长的小巷吹来,门前刚收割过的田野蒙蒙胧胧,稻草的香味弥漫在夜晚的空气里,秋虫一声声撩拨着人们秋水般宁静的心思。小孩在一旁喜闹着,追逐着。直至远古的那轮明月从苍茫寥廊的银河,缓缓地落到西边那片幽暗静谧的山峦。”如电影的闪回,画面感很强,人与环境和谐和美,这是治愈系效果的文字,人之初性本善,能引导读者回到天真无邪的童年,怀念一种万物和谐的境界。

第三辑“古道人文”(有的已是小说)里那些古道人家,写得最感人的是那些客家父老乡亲,那些父亲母亲、女儿、哑嫲。作者写出他们的平凡人生,举止言谈,生活状态,字里行间泛出甜酸苦辣,他们是古道上孜孜行走的亲人,是古道的灵魂。兴许,这样的人,才是古道最美好的风景罢。

作者的题材,印证了梭罗所说:“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瓦尔登湖》)《清明忆父亲》与《冬至的母亲》,质朴的文字里饱含亲情的力量,透出骨肉至性的情魄,读之为之动容,眼眸湿润,不禁联想起我的父亲母亲,他们作为共和国最勤奋的一代人,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卑微却刚韧,毕生用血汗铺就生存的崎岖小路,用善良辛勤营造生儿育女的天空。“月华如练,夜色温柔,妈妈望着宁静的天空,对我们说,见到银河了吧,天上的银河多美啊!银河出来了,我们就不会饿肚子了。银河出现在明净的天空,意味着青黄不接饥荒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六月芒花飞》)依托来自现实的场景,诗歌般的语言,凝练了平凡而博大的母爱。还有《油茶飘香在深秋》,让我轻易地也找到到自己童年的影子,回到童心,回到童真,这是向童年致敬的篇什。

当然,还有全书的叙说主人公,“我是一株长在粤北高寒山区的幽兰,任凭风吹雨打,寒霜冰雪,生命却依然青翠,没有被寒冷的风雪掩没。那时的我如古道山岗贫瘠深谷里的墨兰,素花瘦叶,淳朴安静,守着古老朴素的山村,清静无忧,任光阴流淌。”(《幽幽兰香》)这是拟人化象征化的人格写照,也是我们解读理解她的散文写作的起点。

作者的散文常常让我油然代入(其中《梦里客家》就是写的就是我梅县老家)其中,思绪常飘回同是客家乡梓的梅县梅教,虽然在父母之邦,我仅在学龄前待过,但血浓于水的眷眷亲情,也永远维系在那红土地上的松林、围樓、稻田、小河、石拱桥、山歌乃至西班牙风格的小学校。我的家乡几无违和感地叠印在“铺花的西京古道”上。

二、乡土民俗浮世绘与沉浸式情感本格书写

1、田园牧歌与鲜活风土的展示

乳源大桥镇西京古道原地处偏壤,如今与京港澳高速叠合。这个南岭小镇的浮世绘,越有地方性乡土味,就越有“这一个”的文化美学价值,也越能实现后现代语境里的乡愁审美。我认识的作者温文儒雅,好客善良,文如其人又尤其是散文,马月兰因之行文清丽,如古道清风,竹间明月,文字简洁间又能尽意抒情。作者饱蘸对家乡与父老乡亲热爱的笔墨,沉浸式作了情意浓浓的本格书写。所谓本格书写,就是原质原色描绘,就是传统的叙说,就是作者的本色抒怀,原色演绎表现。

这方面,以第二辑“古道风俗”集中体现。她写了油茶、芒花、糕饼、艾草、十月朝、祠堂、古村年味……从庙堂崇祖慎终追远到乡野风情风趣。有世情性灵,有山水胜概,本土信仰,珠什纷呈,作者写的叙中融情,纷至沓来。

作者曾在《夏日南岭》说到,“许多人抛开红尘的诱惑,世俗的纠缠,醉卧在南岭的大地上,置身在云海苍茫的山峦中,在清晨写意的空间拨弄流水清音,享受黄昏一抹醉人的晚霞,享受夜晚一剪清凉的月光。在朗朗的月下,沏一壶禅茶,寻一种世外淡然的心境,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感恩生活,享受生活,在这既静谧,又清凉的夏日,让心回归自然。”自古景语皆情语,这就是作者悟到的风景风俗的价值所在。“他们在自己的家园辛勤耕种,年复一年,相伴斜阳草木,悠然闲逸,宁静平和地过着寻常百姓的生活。古道乡野,炊烟人家,如一幅挂在人间岁月的水墨画,悠悠千载,静美如初。”(《祈福》)寻常岁月,被深谙乡村美的文字凸显出来,这幅乡土浮世绘带来民间的闲云野鹤、云淡风轻。还能听到客家民谚:“立夏不吃春(蛋),一日瘦三分。立夏不吃笋,脚跟站不稳。立夏不吃糍,颈筋吊颈皮。”(《立夏》)作为客家人,我顿时亲和感满满。民俗里蕴涵的乡村人文与淳朴人性,才是作者抒写的深层所在。

凭藉女作家天然的细腻率真,她的乡土散文或如山间杜鹃花的艳丽,或似新竹雨滴的晶莹,或像红薯土豆的敦实,或如水田稻谷的芳香。田园牧歌演奏得素朴与纤丽。

2、乡土人文性的闪思

人的寻根,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主题。虽不是大文化散文与历史散文写作,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深深融入血脉之中,她以独具一格的乡土散文,同样开启自然与文化生态醒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6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