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过教师节
2023/1/30 来源:不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古往今来,尊师重教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诞生了无数师生间的动人故事。有礼制有诗词,有故事有情谊……
师,人之模范、润物无声,去伪存真、升华为理,春风化雨、诲人不倦……无论时光如何变迁,人们对老师的敬意始终不变。
古代也有“教师节”
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久矣。早在先秦时,古人便把师与天、地、父并列,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尊师”制度。
“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称谓录》)
说到教师,就不得不提一位人人熟知、万世景仰的至圣先师——孔子。每逢孔子诞辰日,国家会举办“祭孔大典”,并开展各种尊师敬师的活动。
在辛丑年祭孔大典上,工作人员起舞乐奏《万世师表》图源新华社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奠基者。
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说:人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在孔子看来,教育应当培养出一批君子与士,供国君选作贤臣。在具体开展教育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主张,倡导因材施教、全面发展。这些优秀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事业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汉代以后,随着孔子及儒学地位的提高,祭孔逐渐成为一种国家层面的礼仪制度。
当时虽没有确立孔子诞辰为教师节,但老师们能够享受休假、会餐等待遇。
唐宋时代,依旧沿袭了祭孔之礼,并有一些对老师的选拔和奖励:国子监、书院会从本地学校的学长、学正中选拔成绩优异者,予以嘉奖。
到了清代,孔子诞辰祭典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如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子。同时,教师的成绩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其官职升迁:成绩最突出的教师在祭孔典礼当天会被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等。
可以看到,古代虽然并没有“教师节”这一正式称谓,但尊重教师地位、弘扬美好师风的传统已经成为历朝历代的共识。
古诗词中的尊师重道
古代文人从不吝于对老师的赞美。“诗仙”李白、“诗王”白居易、“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等人都有诗作流传,表达了对老师的敬意。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这首诗是李白去拜访道师所作。“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青牛卧在暖花中、白鹤眠于松林中,是诗人对雍尊师道行高深,境界非凡的颂扬。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诗中的“令公”是指裴度,“绿野堂”就是他的住宅。裴度(年至年)是著名的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以桃李代学生,喻指裴度培养的学生众多,功绩斐然。
郑板桥《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新生的竹子能够超过旧有的竹子,完全是凭仗老竹的滋养。这首《新竹》,以竹喻人,老竹扶持新竹就像老师对学生的教诲,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神圣与庄严。
此外,一些本是描写自然风物的诗词也在传世过程中为国人所化用,表达对老师的诚挚敬意。如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的一生就如春蚕、蜡烛一般,是奉献的一生;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润泽世间万物,而老师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罗隐的《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赞颂了老师为国育人、坚守岗位的无私精神。
古往今来的师生情
除了文思隽永的诗句之外,古代还有不少名人尊师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
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宋史》)。”
时值冬季,杨时与学友游酢一起到老师程颐家请教。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二人始终侍立在门外。等到老师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后世的尊师典范。
汉明帝刘庄:崇礼尊师,兴国兴邦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上,不仅普通百姓尊敬老师,即使在帝王将相中,尊师者也不乏其人。汉明帝刘庄就是其中的一个。
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司马光《资治通鉴》)
老师恒荣病重在床,刘庄每天派人讯问老师的病情;他继位后,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在东面(尊贵的位置),自己则带着百官和儒生侍立在老师的面前,恭恭敬敬听老师讲课。
汉明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尊师的美德,并不因自己身份的变化而改变对老师的敬意。正所谓“国将兴,贵师而重傅”,要想兴国兴邦,尊师重教是必不可少的。
纳兰性德:老师的樱桃
康熙12年,相门公子纳兰性德因寒疾而错过了殿试机会。功败垂成的他,接到了老师徐乾学送来的一筐樱桃。这让他的精神顿时一振。
樱桃的含义,对于读书人来说可不一般。据传,唐代的宰相刘烨的儿子刘覃中了进士,为此刘家专门办了一个隆重的樱桃宴。樱桃是水果当中的“骄子”,新科进士则是读书人当中的骄子。樱桃从此便代表了进士的荣耀和金贵,于是从唐朝开始就形成了一个惯例:新科进士会在庆功宴上用樱桃来款待客人。因此,徐老师给纳兰送樱桃其实是在鼓励他继续努力。
看着一颗颗红豆般美丽的樱桃,纳兰随即写下了一首《临江仙谢饷樱桃》:
绿叶成阴春尽也,守宫偏护星星。留将颜色慰多情。分明千点泪,贮作玉壶冰。
独卧文园方病渴,强拈红豆酬卿。感卿珍重报流莺。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
“留将颜色慰多情”,像樱桃的颜色那样晶莹明澈的师生情意,纯粹而不容亵渎,令人铭记。
在近当代,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也始终保持。当我们将目光投射到傅斯年、鲁迅、梁实秋等著名文人的笔下,他们的师生故事真实而动人。
鲁迅《藤野先生》
“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在东京学医期间,藤野先生对鲁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他走上弃医从文的救亡道路。在鲁迅看来,藤野先生不仅是一位恩师,更是他人生的“精神导师”。
傅斯年《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著名史学家傅斯年曾写文怀念自己的老师蔡元培:
“蔡先生以教育为终生职业……综观蔡先生一生,从十八岁起,即开始教师生活。三十二岁以后,除教书外,更从事教育行政工作。”
在傅斯年的笔下,一个“一心为了学生、一生为了教育”的老师形象呼之欲出。透过这段文字,我们能看到傅斯年对老师的深深崇敬。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50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地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在该文中,梁实秋的笔调风趣而又饱含深情,刻画了一个敬业爱生的老师形象。对他而言,即使分别数年,老师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
饮水思源,师生情深。在这些名家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也看到了学生对教师的爱戴。这是一种真挚的师生情谊。
今时往昔,尊师敬师的传统从未改变。尊师重教,感念师恩,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教师节祝福。
(除特殊注明外,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