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他清朝布衣天才诗人,赞誉其为
2024/8/12 来源:不详北京最权威白癜风专科 https://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许多面对生活诸多不如意的读书人常用这句话自我调侃,你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吗?这是一首《杂感》诗中的话,全诗如下: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诗的作者名叫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据说他还是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乾隆年间,黄景仁因诗而得盛名,时人推他为“乾隆六十年间第一”,也有人称他“清朝布衣天才诗人”,赞誉其为“清代李白”。黄景仁家境清贫,四岁丧父,可谓不幸。但他天资聪颖,九岁能诗,年少即已成名。十六岁时,黄景仁在三千人中取得童子试的第一名,轰动一时。照此发展,黄景仁似乎前途无量,但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十九岁那年他第一次参加乡试,不中,就是在这次名落孙山之后,他写下了这首《杂感》。之后的岁月里,黄景仁又陆续参加了五次乡试,也都屡试不中,这对于一个别人眼里的天才且自视甚高的人来说是很大的打击。期间,为了生计,黄景仁从二十岁开始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漂泊,均少有建树,三十二岁时曾被任命为县丞,一个连七品芝麻官都不能算的小官,因此,挫败感时常伴随着他。或许,黄景仁写下《杂感》这首诗时,就注定了他一生在追求功名的路上不可能会有大的作为。三十五岁那年,黄景仁因为躲债,带病流落到山西运城,在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家中去世。黄景仁短短的三十五年人生,充满了困顿和悲哀,他也成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薄命诗人。当时及后来的人们对黄景仁其人尤其是其诗歌评价甚高。黄景仁的好朋友洪亮吉这样评价他:自湖南归,诗益奇肆,见者以为谪仙人复出也。后始稍稍变其体,为王、李、高、岑,为宋元诸君子,又为杨诚斋,卒其所诣,与青莲最近。“青莲”即青莲居士,诗仙李白的号,好友把黄景仁视为李白再世。现代作家郁达夫如此说:黄仲则的诗格,在社会繁荣的乾隆一代之中,实在是特殊得很的,我们但须看看他的许多同时代人的集子,就能明白。他们的才能非不大,学非不博,然而和平敦厚,个个总免不了十足的头巾气味。要想在乾嘉两代的诗人之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仲则莫属了。郁达夫字里行间,满是敬佩之情。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他所作诗歌,除了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苦的情怀,也常常发出不平的感慨。文中提到的七言律诗《杂感》就是这样的一首诗,诗中的“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作为全诗的名句,道出了古往今来读书人的辛酸,此句在自嘲的同时,亦寄寓了极大的悲愤力量。现在许多人常用来形容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的困境。作为今天的人们,如果非要从黄景仁身上汲取教训不可,那么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以致用。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时代,只有让自己融入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才能做到在服务社会、实现个人抱负的同时,体会生活带来的美好,怡然自适。文化随笔文
褚延锋壹点号储己图文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