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名蕴含哪些中国文化郑成功是如何更改
2022/10/16 来源:不详原创牛汝辰
地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们对一个单独区域的指称,地名的产生与发展是人们不断把文化知识应用于地方环境的过程。闽南人移居台湾以后,就把闽南文化传到台湾,并按闽南人的社会方式对区域进行命名,因此许多台湾地名都体现闽南文化的特征。从闽南方言、闽南宗族、闽南地名、闽南名人、闽南民间信仰、闽南社会生产等方面探讨闽南文化与台湾地名的关系,以反映闽台之间的地缘。
(一)早期对台湾的称谓
台湾位于东南海域,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陆地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兰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从地质演变分析,台湾在远古时期与大陆相连,后陆地下沉,形成台湾海峡,台湾才成为岛屿,福建居民与台湾的往来源远流长。
由于台湾与大陆的渊源关系,很早就有关于台湾的地名。周代时称“岱舆”“员峤”,战国时称“岛峤”,秦朝时称“瀛洲”,汉朝称“东夷”。然而,这都是对东南沿海岛屿的泛称。三国时期称“夷洲”,而且吴国的船队到达被称为“夷洲”的台湾,南北朝时称“琉求”,隋朝的船队到达过此地。唐、宋以后,大陆与台湾的交往日益频繁,元朝称“瑠求”“琉球”,明朝中期以后,把台湾称为东番。
(郑成功像)
(二)明清时期对台湾的命名
明朝末年,闽南人开始大批移居台湾。他们到台湾后,多以向先住民学习农耕的方式,取得土地,发展农业生产。由于闽南移民在文化上的优势,使得大部分的先住民逐渐为闽南移民的汉族文化所同化、融合,形成闽南移民聚落。这些移民在给该地命名时,主要以原地名的闽南方言汉字译音作为聚落名称,如新港、萧珑、大目降、目加溜湾、麻豆等,或者干脆称为“番仔寮”“社寮”“番社”等。
“台湾”这一地名的形成就是闽南方言转化为台湾地名的一个实例。明朝时,现在的台湾省台南市安平区是闽南人民与台湾先住民最频繁往来的地区。这地方原本只是露出海上的沙洲岛屿,与台南市隔着台江内海。当时,闽南人把这些沙洲岛屿形象地命名为鲲鯓,意思是如大鱼一样浮在海面上。
当时海上排列七个岛屿,闽南人依次称为一至七鲲鯓,其中一鲲鯓面积 。当时该地的先住民是西拉雅族平埔社,他们称一鲲鯓岛的读音为Tayovan或Tayouan。闽南人根据这个读音译成汉字,读音由于闽南不同地方人的方言差异,有大员、台湾、台窝湾、大湾等。其中大员和台湾最常见,且闽南语读音相同。被称为台湾的一鲲鯓岛,随着闽南人的开发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台湾的地名区域也随之扩大。由于一鲲鯓岛是早期大陆移民登陆台湾时的最早、最频繁的地点,所以人们认定登陆的地名为台湾。称呼一鲲鯓岛屿的台湾地名,扩展到台湾本岛地区。
清朝统一台湾之后,将台湾纳入大清版图,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风山、诸罗三县,台湾作为指称全台的行政地名至此正式确立。南明永历十五年(年),郑成功率军前往台湾。在郑成功军队的进攻下,荷兰殖民者终于同意放弃在台湾的殖民利益,将台湾归还。永历十五年五月初,郑成功“改赤嵌地方为东都明京(郑经改东都为东宁),设一府二县;以府为承天府,县为天兴县、万年县……改台湾为安平镇”。
郑成功称台湾为东都,改荷兰人建的赤崁城为明京,表示其为大明王朝的疆土,表达恢复大明王朝之志;建承天府,设天兴县和万年县,都表示反清复明、建立台湾根据地是顺承天意,疆土万年永固的意思。为了怀念家乡,郑成功改荷兰人建的热兰遮城为安平镇。通过对台湾地名的修改、命名,郑成功把意识贯穿到台湾地名中,并在地名中包含反清复明的政治理念,充分体现地名的文化内涵。
郑成功的幕僚卢若腾得知郑成功实行军屯以解粮荒,写了《海东屯卒歌》表示关切。这首诗把台湾称为海东,后来海东成为台湾的别称。
郑经继位后,感到与清朝对抗已力不从心,对郑成功的政策和部属做了较大调整。他改东都为东宁,改天兴与万年二县为州。增设安抚三司,南北路和澎湖各一。基层行政组织方面,划分府治为东安、西定、宁南、镇北四坊,意思是在安定东、西、南的基础上,镇住北方的满夷,还将汉人集聚区域划分为文贤、仁和、永宁、新昌、仁德、义仁、崇德、长治、维新、嘉祥、仁寿、武丁、广储、保大、新丰、归仁、长兴、永康、永丰、新化、永定、善化、感化、开化24个里。
这些里的地名均取自中华传统文化中含有吉样、教化、儒家思想的词语。清朝不承认郑经把台湾称为东宁,在同明郑政权的谈判中,把东宁称为“台湾”。康熙八年,康熙帝指出,只要郑经“果遵制剃发,高爵厚禄,朕不惜封赏。即台湾之地,亦从彼意,允其居住在这里”,康熙明确把郑经占领的台澎地区统称为台湾。
(三)台湾地名的闽南文化色彩
许多台湾地名带有闽南方言的特征,如埒:有十八埒、大板埒、埒内等。礁:有礁溪、顶礁溪、下礁溪等。涂:有涂城、涂库、涂葛堀、涂仔仑等。劳:有劳水坑等。
墘:有溪墘厝、沟仔墘、埔墘等。顶:有顶北投、顶东势、顶番婆等。脚:有茄苳脚、圳岸脚、山脚等。头前:有头前厝等。后壁:有后壁厝等。对面:有对面厝等。旧:有旧赵甲、旧馆、旧社、旧营等。块厝:有三块厝、五块厝等。汴:有水汴头、四汴头等。洴:有洴水港等。宅:有香员宅、宅仔内等。
闽南移民到台湾以后,由于社会不安定,因此以血缘关系聚居,以共同防御外敌,并合力拓垦。所以同血缘关系的,常结合形成一个聚落或聚落的一部分,并以姓氏对聚落命名,形成冠姓地名。后世虽因招赘婚姻关系或形成街镇聚落后,异姓迁入,然有部分仍保留其地名。在当今台湾地名中,有不少姓后附加“厝”“厝庄”“藔”“厝藔”“屋”等的地名,其中厝为闽南籍移民聚落。
如嘉义市东区卢厝里地名,最早时这里有一卢姓的大房子,大部分居民从漳州迁来,后形成卢厝庄,光复以后称卢厝里。台南县盐水镇孙厝里地名源于最早到这里开垦的是孙姓,祖籍泉州府同安县高崎尽尾孙厝(今属厦门市集美区),初在田间搭寮居住,称田寮仔。后因怀念家乡,把形成的聚落叫孙厝。光复以后在此设里,称孙厝里。彰化县鹿港镇郭厝里地名来自最早到这里开垦的是泉州郭姓,形成聚落后叫郭厝。传说郭姓祖先是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但他们平时的信仰与汉族没有不同。平常也可吃猪肉,只是在祭祀的时候不用猪肉作牲礼。光复以后称郭厝里,居民以郭姓最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冠姓地名被新的地名所代替,如新竹县湖口乡中势村原称吴厝;云林县斗南镇将军里原称温厝角,台南县西港乡金砂村原称施厝,高雄县喜峰都原称田厝,屏东县潮州镇彭城里原称刘厝庄,台北市双厝区顶硕里原称洪厝,信义、博爱二里原称林厝,和平里原称陈厝,基隆市七堵区莺歌里原称石厝坑等。
由上可知,在台湾地名中与闽南移民宗亲有关的地名,体现了闽台地缘与亲缘关系。这种“冠姓地名”在台湾聚落发展史上有许多,后来由于异姓的迁入等原因被更改而消失。然而在台湾有许多不是行政村的自然村,仍保留“冠姓地名”,这些都是闽南文化在台湾地名中的印记。
闽南人民由于生活所迫迁徙台湾,但他们十分思念家乡,其安土重迁之情,表现在其移居地所建的新聚落,不少是冠以故乡各府及所辖的县名,形成冠籍地名。其不论出于自称或他称,总是以单一地缘聚落为主。或因日久,地理位置或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以致名不副实,然而在移民聚落发展史上,却可了解创造聚落者的来源。
以祖籍居住地名称命名的地名很少有大型聚落,因为聚落拥有众多人口时,地缘成分复杂,欲保存单一地缘不易。故地缘性地名,多数其尾字为“藔”“厝”“宅”“店”,几乎是住屋、店屋之类,以小型聚落或大型聚落内一部分(小字)为特色。年以前,大字(大村庄)、小字(小村庄)地名中仍保留地缘地名的,计有60余处。其中因相距接近,故意用近音字以有所分别,也有起初就以谐音字命名。
如台南市安平区地名源于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家乡晋江县的安平镇来命名一鲲鯓岛,表示思念家乡。后安平镇改为安海镇,而安平地名则保留下来,现成为安平区。台南市南区同安里大部分居民姓林,祖籍同安县鼎尾乡积善里18都鸳鸯保,先祖随郑成功部队来台湾,后裔繁衍形成聚落。先祖来台时奉祀玄天上帝,后建宫庙,为纪念家乡,命名为同安宫,同安里地名即来自同安宫。台中县大甲镇铜安里居民来自清代泉州府同安县,同安也写作铜安,形成聚落后以原乡命名为铜安厝庄,年后为铜安里。
在台湾开发建设中,许多闽南人做出了重要贡献,许多地名反映了他们的事迹。台湾人民为了纪念他们,把他们的名字、称呼等作为地名。如台南县北门乡有纪念陈永华的永华村,嘉义县有纪念吴风的吴风路,台南县有纪念施琅的将军乡等,而以郑成功对地名的影响 。
(四)台湾光复后地名命名的色彩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对台湾部分地方进行命名,体现了的文化传统。南明永历十五年(年)五月初,郑成功“改赤嵌地方为东都明京(郑经改东都为东宁),设一府二县;以府为承天府,县为天兴县、万年县……改台湾为安平镇。”改变荷兰殖民地色彩的地名,设一府二县,以府为承天府,县为天兴县、万年县。改赤嵌(普罗文查城)为明京,称东都,表示东番已成为大明王朝的行都,因此改称为东都。改热兰遮城为安平镇,以寄寓其对故乡晋江安平镇(今安海镇)的思念。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缺粮,因此命令军队屯田,其军队编制后来成为部分屯田地区的地名。有台南县新营市护镇里、中营里,柳营乡果毅村,下营乡下营村、中营村,官田乡二镇村,西港乡后营村,左镇乡左镇村、仁德村,归仁乡归仁村。高雄县仁武乡仁武村,冈山镇后协里,燕巢乡角宿村。嘉义县义竹乡的后镇村等。如台南县柳营乡据说是郑成功部队二十八星宿军中的柳宿镇的屯田营区,故称柳营。高雄县有燕巢乡角宿村,燕巢乡原为郑成功军队援剿后的屯垦地,后因闽南语读音变为燕巢。角宿村为当时郑成功二十八星宿军中“角宿”屯垦地,后来成为村名。
郑成功逝世后的几百年间,人们为了纪念郑成功,采用郑成功的名字、官职、尊称等来对地方进行命名的大小地名很多。从大的行政地名看,有台北市中山区成功里,大同区延平里。高雄市鼓山区延平里,新兴区成功里。新竹市东区成功里。台南市北区延平里、国姓里、成功里,中区郡王里。台北县三重市成功里,芦洲市延平里、成功里,五股乡成功村等。如南投县国姓乡在台湾南投县的西北部,乡名取自人们对郑成功的尊称国姓。国姓昔亦作内国姓,内是地处内地山区的意思。
闽南人移居台湾以后,把自己的宗教信仰带到台湾。闽南的民间信仰十分庞杂,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庄庙,作为保护神。许多闽南移民在台湾的迁徙、定居过程中,随身携带神像作为保护神。一旦定居下来,就筹划建庙奉祀。而他们定居的地方很可能是荒地,还没有地名,而宫庙十分神圣,就被用作地名。因此,许多村庄的地名与庙宇神灵有关,如闽南特色的保生大帝庙宇遍布台湾各地,对地名影响很大。
在台南行政地名中,以保生大帝宫庙名称作为村里地名的有台南市中区开仙里、台南市安平区妙寿里、台南市北区元和里、台南县北门乡慈安村、台南县仁德乡保安村、台南县仁德乡中生村、台南县麻豆镇保安里。以保生大帝名称作为村里地名的有台南市北区大公里、台南市北区保生里。以保生大帝名称与官庙名称相结合作为村里地名的有台南县学甲镇慈生里。与保生大帝名称或官庙名称有关的村里地名的有台南县北门乡三光村、台南县安定乡保西村。
这些地名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台湾开发时期病流行,许多人死于瘟,因此对作为医神的保生大帝信仰十分流行。人们在保生大帝官庙附近建立聚落时,首先考虑希望得到保生大帝的庇护,因此采用与宫庙有关的地名。部分保生大帝的官庙在聚落形成之前就已建立,因此聚落形成后就自然而然地以宫庙来命名聚落。
在台湾以寺庙名称为地名的还有马公、崇圣、文昌、大成、福德、鄂王、南瑶、三山、神农、仙宫、镇南、武庙、关帝、庆和、龙山、竹莲、寺前、广福、广兴等。其中澎湖县的马公市地名源于当地的妈祖庙妈宫,后因地名雅化,把妈宫改为马公。
闽南人在开发建设台湾中,把闽南文化融入各行各业中,因此在与各行业有关的地名中,也渗透着闽南文化的因素。在土地开发中,郑经时期有一套系统化的屯田制度,这些屯垦区后来逐渐开发成为台湾的市镇。据统计,全台湾约有上百处屯田区,这些屯田区名称中不少就遗留下来,成为今天台湾的地名。如“柳营”为柳营部队开发的地域,“小新营”当为一支规模较小的兵营来此开发而形成的屯田区,等等。
在对台湾南部土地的开发时,由于开发者大部分是无资力的佃农,因此以同宗族、同乡组成村落,借以有无相通,守望相助,形成地缘村和血缘村,故如泉州厝、安溪寮、黄厝庄、陈厝、刘厝等地名很多。对台湾北部的土地开垦时,在组织上以大租户为主体,由拥有雄厚资力垦首合资,组织垦号,因此所形成的乡村在命名时,以与股、份、阄、结有关地名居多。如七股乡,意其由七股合力开垦而成之乡。头分镇,即合力出资开垦者,将垦成地按股划分,在头份耕地上形成的镇在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经常引发族群冲突。为了保护开发成果,通常要建立防御设施,因此就出现隘寮、头堵、三围、下城、石牌、土牛、木栅等地名。
从以上可以看出,台湾地名不仅仅是台湾城乡的文化代号,也反映了闽南移民开发建设台湾的历程,在这历程中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台湾地名产生发展的历史,是同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分不开的。台湾地名体现了两岸之间的紧密联系,说明台湾的本土文化实际上就是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体现,这对加强海峡两岸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五)台湾地名的命名方式
年台湾光复以后,台湾当局在政治文化方面面临三个任务:①要清除日本殖民势力以及殖民文化的影响;②要镇压一些鼓吹台湾“独立”的人;③反对一部分知识分子崇尚西方民主、自由,完全西化的主张。
因此,台湾当局除了在政治、文化领域清除日本殖民残余,打击 势力,压制西化主张外,还十分重视地名对民众的教化作用,对一部分日式地名进行重命名,对新发展的地区,由政府统一命名。在对地名命名的过程中,注重宣传历史文化,介绍大陆地理知识,强调民族伦理道德,推崇国家民族精英,灌输三民主义与政治理想,增强民众的意识。在利用地名进行社会教化方面,蒋介石带头实行。
台北附近有座草山,蒋介石改名为阳明山。这样,通过地名使人们认识了王阳明,宣传了儒家思想。蒋介石还用儒学对台北市区几条东西向的主干道重新命名,从北往南依次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在蒋介石授意下,台湾当局采用抽象、美化、雅化的原则,有意识地改变一些台湾本土意识浓厚的地名,把意识融入新地名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通过改日式地名,消除殖民文化影响。如改花莲地区的日式地名:日出改为电光里;小湊改为忠孝里;新港改为成功镇;大滨改为博爱里;丰川改为国强里;宫下改为国寓里;吉野改为福兴村;贺田改为民主村;舟津改为化仁村;稻叶改为嘉丰村;森川改为大王村等。
(2)通过改变台湾的地名或命名来表达鼓舞民气、宣传中华文化传统、特别是达到宣传传统儒家思想的目的,以求社会安定与繁荣,希望借此对人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以忠勇、忠冶、忠贞、大忠、忠和、忠觉、忠孝、孝义、孝廉、仁爱、仁美、仁安、仁和,仁寿、同仁、长仁、信义、信忠、信贤、义方、义德、义和、义仁、街义、大义、正义、义兴、和平、和睦、崇礼、大礼、贤孝、百忍、德厚、德茂、四德、颂德、智勇等为村里、街道地名。
(3)通过改变地名或命名来宣传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思想,追求礼运大同篇的大同社会,强调不忘,要对未来充满理想。这些地名包括民族、民权、民生、大同、法治、自强、博爱、中兴、复兴、兴国、自由、平等、大平、力行、康乐、同乐、乐业、安乐、中庸、公正、行健、新生、真理、建国、五权、学进、文明、光华、育英、光复等村里、街道地名。
(4)通过改变地名或命名来祈福,希望创造一个富庶安定的社会,这些地名包括三合、双贤、七贤、升平、泰和、康安、平安、泰安、顺安、光明、庆和、长平、茂兴、兴隆、泰兴、德兴、福仁、吉庆、五福、幸福、富贵、瑞丰、新丰、万寿、万安、康寿、永生、永丰、永宁、永兴、永乐、永昌、永和、长治等村里、街道地名。
(5)通过用大陆的地名来命名,希望台湾民众了解大陆,增强意识,主要用于都市聚落及主要道路名。就16县治里名而言,有会稽、武陵、长安、西安、南安、兴安、重庆、长春、华北、华南、湖南、西湖等[22]。
(6)通过用历史上名人、伟人的名字、尊称、字号等作为地名,增强民众对政治的认同。这些地名主要有中山(孙中山)、中正(蒋介石)、成功(郑成功)、延平(郑成功)、国圣(郑成功)等。这些社会教化取得了十分广泛的效果,人们从地名中了解了一些历史文化和大陆地理状况,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大的观念。
然而这种地名的命名使“一名多地”的现象十分普遍。重复的地名中,最普遍的有中正、中兴、复兴、中山、光华、新兴、和平、新生、平和、太平、光明、成功、广兴、福兴、三民、信义、仁爱、民生、光复、建国、民族、民权、忠孝、自强、明德、仁德、四维、力行、中兴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势力不断增强,为了达到台湾“独立”的政治目的,在台湾地名问题上也同样采取“去化”政策,如年,陈水扁当选台北市市长后便将“总统府”门前的“介寿路”,改为“凯达格兰大道”。采用先住民的社名为道路名,是实行所谓“本土化”,以达到“去化”的目的。不仅如此,民进党执政时还以“化的旧名”为借口,不断将各军事单位总机代号军舰命名与大陆地名相关的进行更改,并在新军舰命名时放弃既往以大陆地名命名的传统。
综上所述,通过探讨台湾地名中的意识,可以看出台湾地名不仅仅是台湾城乡的文化代号,折射出台湾文化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而且还反映出台湾复杂的历史经历和现实政治斗争中殖民与反殖民、“ ”“去化”和认同力量间的较量。台湾地名的产生与发展,反映了台湾历史上的认同和一脉相连的事实,这对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
敬请